“棚改”成绩单彰显责任与担当
■ 辛 平
本报13日报道, 我市去年以来积极开展棚户区改造,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城市“棚改”数量居全省第一。11日至12日,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华宏敏为组长的省考核组到我市开展住房保障工作考核,充分肯定了我市“棚改”工作。
加快棚户区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加速推进棚户区改造,对于百姓而言,变“忧居”为“优居”,堪称最大幸福感;对于政府来说,“棚改”是城镇化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是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关键举措。我市2015年“棚改”工作交出了一张合格的民生答卷,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担当,值得点赞。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棚户区改造对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同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事实上,“棚改”不仅改善了棚户区广大居民的居住环境,也推动了我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方面可以增加社会投资,消化水泥、钢铁、玻璃等过剩产能,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巨大的棚改投资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广大打工者提供了在城市谋生的渠道,让进城务工人员有工作,实现产业发展与就业改善的双赢。
当然,棚改不是简单的盖大楼,在整个改造过程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都要配套和提升,从人均面积、舒适程度到光照、绿化等方面,想方设法提高迁移户的居住条件。在软件服务方面,则要加强社会组织与管理,将居民们以前在老旧小区的情感纽带重新接上。对棚户区的改造,还要注意不能与历史文化的保护发生冲突,对于各类具有历史文化积淀及遗存的传统街区,要想办法将现代生活与历史遗产的保护、历史文化的传承有机结合起来。
当下我市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期,加快棚户区改造进程,城市集聚力将不断增强。需牢牢抓住此轮棚户区改造机遇,不断创新思维和路径,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全力打造城市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