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寒流”:从还是不从?

22.05.2014  19:42

    中国的楼市最近有点“”。

  5月12日央行和银监会召开住房金融服务座谈会。而会后,一纸会议纪要流传业内,引来不同角度的解读。部分人士认为这是相关方面楼市“送温暖”的信号,也有看客指出,这次座谈会内容大于实际,对目前惨淡的楼市难有实质作用。

  这次座谈会之所以引起业界的很多猜想,主要是与目前不太乐观的房地产市场结合在一起。自3月中旬杭州爆出有项目降价以来,有关城市和项目降价促销的消息便不绝于耳。据2014年4月网易房产百盘调查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北京就有10个项目于4月份出现降价,其中月亮河·七星公馆上月报价刚下调3000元,本月报价又下滑3000元,出现罕见的两连降。

  “楼市降价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有基础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有自我强化因素。而最直接的基础动力是资金、金融,金融环境短期内会对楼市产生直接影响。” 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衍奎对《新楼市》记者如是说。

   标杆房企的业绩“悲剧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5月14日发布的报告显示,1-4 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7709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9%;商品房销售额18307亿元,下降7.8%。4 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也分别同比下降14.3%、13.9%。

  面对走量难的境况,各地纷纷想出奇招促销跑量,深圳的很多楼盘都通过高折扣、特价房、低首付等方式促销,南京某楼盘更是用立定跳远决定优惠额度的方式吸引消费者眼球。

  市场的低迷情绪逐渐波及到企业,对企业的销售业绩影响明显,甚至部分大型房企的业绩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从行业老大万科的销售情况来看,公司4月份实现销售面积109.3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27.5亿元,这组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未出现明显增长。

  惨淡经营的绝不是万科。5月14日,世联行发布4月标杆房企销售业绩及拿地报告,报告显示,标杆房企4月份的数据不尽如人意。其中保利、中海、华润、龙湖的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分别下滑22%、22%、32%、11%;中海、保利、世茂、融创、华润的销售额累计同比分别下滑12%、9%、2%、2%、41%。

  对比年初业绩实现开门红时,房企纷纷上调今年销售目标的豪情壮志,市场的突变显然让不少房企始料不及。

  思源地产业务策略总监张叶松认为,“未来整个一年都是一种下行的状况。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一方面反腐加大和不动产登记,会有市场透明的预期;另一方面,放盘量的进一步增加会使观望情绪增强。

  公衍奎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如果觉得这个时间段应该解决问题,那可能就解决了。“类似现象在金融学上叫自我证明,只要大家都认为它值钱,它就会被抢,会真的涨价,反之亦然。这个本来就是一个循环,这种循环反过来又影响了真正支持它的因素,比如金融结构。

   被市场“想多了”的央行新规

  据兰德咨询的统计,2013年房企的外部资金来源中,来自银行贷款的比例占45.1%,销售定金及预收款占46.2%;另一方面,房企预收账款和营业收入产生的现金流,有相当部分来自个贷,数据显示,房企的资金来源中,个人按揭贷款占11.49%。

  央行贷款投向报告也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为15.42万亿元,其中开发贷余额共计4.9万亿元,个贷余额10.29万亿元,后者占房贷总量的68%。

  可见房企对银行的依赖程度之高,可以说来自银行的资金及金融政策,直接关系着房地产现金流的稳健。而这也成为此次楼市遇冷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文提及的央行和银监会召开的住房金融服务座谈会,要求商业银行不许停止个人购房贷款、能够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合理定价、提高贷款发放和审批效率,这被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央行“维稳”楼市的信号。

  不过,座谈会之所以被解读者赋予的“言外之意”,似乎更多显得一厢情愿了。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已经有一定的警示。从去年年底开始,银行就着手收紧房地产开发贷,对个贷也有惜贷的情况;再加上银行目前需要面对诸如余额宝等新金融产品的挑战。所以,银行并没有很高的救市积极性,未来依旧会保持谨慎态度。

  从银行自身看,随着利润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金融的欣荣,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水平都在经受考验。而面对着市场利率持续走高带来的银行储蓄分流,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是不可避免的;从宏观经济来看,美联储QE退出和人民币贬值压力也将增加房企融资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监管层大规模实行利好楼市的金融政策可能性不是很大。央行行长周小川在5月10日的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就表示,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还是要更准确一些,短期的数据出来不一定说明问题,如果周期发生变化,央行会进行逆周期调节,而在目前的情况下,不会轻易采取所谓“大规模”刺激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认为,“现在只是房地产经济在回归新的常态,从开发商和房地产中介赚钱太舒服,赚得太轻松的时代,终于天平稍微向消费者倾斜了。”“预计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好的公司将不断地扩张和收购,不好的公司会退出市场,二手房更加活跃,租房屋更加的方便,信息更加的透明,服务会更好,因此这是好事。

   波动或将常态化

  面临着市场观望情绪渐浓、银行放贷谨慎的现实境遇,一时间“崩盘论”、“拐点论”充斥市场,而各方发出的声音也不尽相同。

  唱涨者如任志强依旧认为目前的降价只是暂时性的,其在参加某节目时指出:“目前没有数据能够证明今年楼市已进入拐点,楼市要是有拐点也是被银行‘打拐’的。判断楼市情况应该看整体数据,而不是用局部数据来判断楼市是否进入拐点。

  唱衰者如村野证券等则认为,中国房地产调整已经开始:大规模的住房供应过剩,再加上开发商资金短缺,造成了中国住房市场的滑坡,或拖累今年GDP增速放缓至6%以下。

  伴随着各种声音的是“悄然”进行的地方政府救市。

  据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近期楼市传闻救市的城市已经超过10个,其中明确落地政策的城市也已达到了6个,铜陵、南宁、无锡、杭州等城市都传出出台救市措施,近期,天津也再次传出打算救市的消息。另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近期也对媒体表示,后续在房地产市场继续降温的情况下,全国预计有超过30个城市有放松调控的预期和可能性。

  不过,梳理已经出台的地方救市举措,不难看出这些救市措施主要以行政补贴为主,在资金、银行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还非常微弱。

  对此,公衍奎分析,“政策目前可能还在微调期,市场还有不少不确定因素。地方政府有救市冲动,但还要看中央政府什么方向,包括国际金融的动荡会如何影响。

  其表示,同前几次的市场降价和政府救市举措相比较,可以发现,到目前为止,政府还没有明确的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意向。

  正如张叶松所说,从政策层面来讲,是需要房地产软着陆的。“从中心城市来看,房价已经成为有房者和无房者之间的矛盾,有房的人希望价格越来越好,没房的人希望房价尽可能地降低,这就需要政府更智慧的调控方式。而对中小城市来说,楼市泡沫的存在,给经济增加了风险,让楼市回归理性,可能会付出一些经济下滑的代价,但是代价只要是可控的,就可以接受。

  百城指数部分城市4月均价涨跌情况一览表

  城市样本均价(元) 环比涨跌(%) 同比涨跌(%)

  广州18510 0.358 18.064

  北京33241 0.52 23.936

  天津11237 0.501 7.274

  重庆7960 0.429 8.123

  武汉8401 0.215 8.526

  沈阳7952 0.214 4.949

  西安7457 0.013 2.431

  城市样本均价(元) 环比涨跌(%) 同比涨跌(%)

  深圳31155 -0.17 16.559

  杭州18046 -0.578 8.066

  温州14488 -0.679 -6.408

  惠州6764 -0.529 8.502

  台州11133 -1.382 -5.138

  菏泽5098 -1.507 0.098

  潍坊4613 -1.558 0.435

  城市样本均价(元) 环比涨跌(%) 同比涨跌(%)

  西宁5741 -1.577 1.003

  泰州6984 -1.662 -2.973

  江门6421 -1.729 3.715

  南通9200 -2.003 -2.429

  汕头8487 -2.178 3.437

  营口4793 -2.759 -1.175

  江阴6744 -3.187 -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