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槟榔谷:见血封喉树森林的原始风情
穿上民族服装 逢人皆“布隆”
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地处224国道线上,距海口约300公里,距三亚28公里。由一个黎村、一个苗寨、一片神秘的原始雨林三大板块组成。景区森林茂密,间有连绵数公里的槟榔树,故名。
时逢周末,前来旅游度假的客人接踵而至,大大小小的旅游车、私家车挤满了景区大门内外的停车场,红红绿绿的导游小彩旗在人声鼎沸的山谷中飘扬,阳光下,到处洒满欢声笑语。
槟榔谷感谢景区管理人员,给我找来一套当地少数民族服装进行旅游体验,让我非常惬意做了一回黎族阿妹。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一片片秀丽挺拔的槟榔树,间或有一些椰子树。椰子树显得墩实粗壮,当地人称阿哥树;槟榔树显得高挑苗条,人称阿妹树。一阵山风吹来,让人为之一爽,明显感觉比海口凉快。陪同的工作人员阿强介绍,槟榔谷因属典型的山地气候,比海口凉快好几度,是一个不错的消夏避暑胜地。
进入黎家寨子,我按照导游的示范跟当地村民打招呼:竖起右手大拇指放到胸前,微微一弯腰向对方说声“布隆”,果真大受欢迎。“布隆”在黎语里是槟榔的意思,同时也是“你好”、“好棒”之意。而在苗家山寨,若你懂得向主人说一声“米公”(你好),同样会受到主人的欢迎。
没走多远,便见一群游客围在一片槟榔树和椰子树下欢呼雀跃,“布隆”、“ 米公”之声不绝于耳,响彻整个寨子。原是两位身着红色T恤衫的黎苗小伙儿在向游客表演爬树比赛。一个爬槟榔树,一个爬椰子树,三下两下就“窜”到树梢,估计也就十来秒钟吧,摘下来的槟榔1块钱一个,椰子10块钱一个,众人一抢而光,供不应求!正宗新鲜椰子,绝对原汁原味,不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尝一囗,直从齿间爽到心田……
我在一个黎苗同胞的酿酒坊加入天南地北的游客队伍,在一声声“布隆”“ 米公”的喜悦中,品尝主人捧出的山栏米酒,那滋味,酸甜滑润,十分可口。酒坊里还有原始方法酿造的蜂蜜酒、地瓜酒等。品尝之余,游客纷纷解囊抢购,似乎个个不甘示弱,即或醉倒在槟榔谷原始迷人的风情里又何妨……
黎苗山寨 “活化石”博物馆
走过一段段水泥或石板铺就的小径,我们探访了依山而建原始古朴的黎苗山寨,看见中国古代最先进神奇的纺织工具“琚腰织机”,见识了人类无纺时代最优质的树皮衣“见血封喉树皮衣”,领略了全岛唯一幸存四脚高悬的“百年谷仓群”,认识了全球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坡垒树”。特别是在一群织布的黎家阿婆里面,我领略了素有海南“敦煌壁画”之美誉的纹面风采。在一间保存完好的古老的黎家叮咚屋,看见一位约莫70多岁的阿婆正在堂屋的土灶前生火用铁锅做早餐。屋内陈设简陋,似乎是在努力保存或还原着某种历史遗迹。火塘上方,挂着两排密密麻麻的动物齿骨。我大惑不解,蹲下来问阿婆,她笑着说了一句什么话,我听不懂。一旁的导游介绍说,阿婆不会汉活,那些骨头是野猪的齿骨。过去黎家以狩猎为生,每猎获一头野猪,就把它的齿骨挂在火塘上方或大门外,是一种能力与财富的象征。
自然的生活我们晃晃悠悠走过山谷上空的吊桥,乘坐高空滑索几秒钟跨越山涧,感受瞬间风从耳边掠过的惊险与刺激。踏上归程的时候穿过造型别致的鸟巢门,走进黎苗同胞的船型屋以及制陶坊,穿越时空的炉火在我眼前隆隆呼啸,红红的火苗舔出一道道让人叹为观止的土陶工艺,不得不佩服黎苗同胞的聪明能干。
进入苗家山寨,我们参观了蜡染坊、苗银世家,欣赏了赤足上刀山、下火海的绝技表演。百岁长廊里,一位苗族老大爷正在为一位患风湿的游客配制草药,一位苗族大嫂正用铡刀把草药切碎……在苗家文化长廊,陈列的一些古往今来的劳动生活用具生动演绎人类历史进步的痕迹,让我感受到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的幸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