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八大领域重点推广PPP模式

30.07.2015  14:31
原标题:粤八大领域重点推广PPP模式

  29日,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以下称《实施意见》)公布。《实施意见》旨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改革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和投入方式。

  另据了解,近期我省将召开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模式项目推介会,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加快PPP模式在我省的推广运用。  

   亮点1

  广泛运用PPP模式合理确定运作方式

  记者浏览文件发现,《实施意见》鼓励各地政府结合本地区公共服务需要,兼顾资源有效配置及项目合理布局,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广运用PPP模式,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重点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市政公用设施、农业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其他政府有责任提供并适宜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实施意见》指出,各地要根据PPP模式特点,结合本地区公共服务需要,兼顾资源有效配置及项目合理布局,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广运用PPP模式,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此外,《实施意见》还提到,PPP项目具体运作方式主要由收费定价机制、项目投资收益水平、风险分配基本框架、融资需求、改扩建需求和期满处置等因素决定,包括BOT(建设—运营—移交)、BOO(建设—拥有—运营)、TOT(转让—运营—移交)、ROT(改建—运营—移交)、LOT(租赁—运营—移交)、BBO(购买—建设—运营)、O&M(委托运营)、MC(管理合同)等。PPP项目具体运作方式不包括BT类型。

   亮点2

  建全省项目储备库严格选择合作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意见》还对PPP项目选择做出严格规定。省财政厅将汇总本地区项目储备库,建立全省项目储备库。与此同时,各地在适宜采用PPP模式的领域中应当优先选择投资规模较大、有稳定现金流、收费定价机制灵活透明、市场化程度较高、需求长期稳定的项目,按已建项目、在建项目、新建项目等分类建立本地区项目储备库。

  事实上,除根据筛选结果评估筛选项目外,各地也应当严格选择合作对象。《实施意见》提出,各地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竞争性磋商等方式,选择社会资本投资人。为保障项目持续稳定运营,在确定合作对象后,各地应当及时完善合同管理,妥善解决争议。

   亮点3

  保证合理收益防范债务风险

  实施意见强调,各地要保证社会资本获得长期稳定的合理收益。各地政府应综合考虑建设运营成本、项目风险、财政支出等因素,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保证收益。对项目收入不能覆盖成本和合理收益的,可通过政府付费等方式给予适当补贴。不过,在保证收益的同时,实施意见也强调,各地政府要减少不必要的负担。

   亮点4

  完善财政扶持措施融资适当给予贴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的落实保障措施上,除推广实施、机制管理、审核流程、项目发展环境等方面外,实施意见还鼓励各地政府完善财政扶持措施。其提出,各地政府可根据自身财力状况设立PPP融资支持基金、对PPP项目前期费用给予适当补贴,对项目融资适当给予贴息,依据绩效评价结果给予适当奖励。(唐柳雯 卢轶 李梦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