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横流变清水长流 文保渠生态廊道或下月完工

06.05.2017  09:33

  曾经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文保渠变美了!昨天,记者在市区文保渠梧阔村段看到。目前,文保渠生态廊道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400多米河渠的改造。清清的流水、娇艳的花草、硬底化的护坡……这都昭示着文保渠正一步步实现大变身。

昨日,文保渠的防洪墙正在建设。 本报记者 刘冀城 吴智恒摄

  近年来,我市把加快实施主城区治水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德政工程来抓,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升治理标准。2015年,我市出台《湛江市主城区水系综合整治规划(2015-2025)》和《湛江市主城区水系综合整治三年实施计划(2015-2017)》,计划通过“蓄、疏、防、治”综合整治,到2017年实现污水变清水,2020年清水变生态水,2025年生态水变直饮水。

  文保渠生态廊道工程正是主城区治水工程更高要求的体现。据悉,该工程预计今年6月初完工。建成后的文保渠生态廊道将连接南国热带花园,形成有景观特色的滨水绿带。同时,该片区将增加绿化面积3.6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市区生态环境,改善城区人居环境。

   污水横流变清水长流

  文保渠长3.2公里,发源于赤坎区文保村,河口位于霞海港务局南侧,沿线经过文保村、梧阔村等村庄,出口位于湛江湾。文保渠担当着为城市排洪泄涝的功能。但长久以来,河道水位低,河内垃圾漂浮,河岸植被遭到破坏,部分河道被建筑垃圾覆盖,水体发黑发臭,岸边杂草丛生,藏满垃圾。居住在岸边的村民告诉记者,以前这渠里全是垃圾,渠水又黑又臭,蚊子老鼠肆虐。在2014年至2015年,借创卫河渠整治的东风,多年来困扰梧阔村村民的文保渠黑臭水体终于得到有效整治。

昨日,文保渠旁绿意盎然。 本报记者 刘冀城 吴智恒 航拍

  记者从开发区城市综合管理局获悉,当时整治工程包括整治清淤、截污管建设等,总共投入约950万元。其中,南国热带花园至海滨大道800多米长的渠段新建了截污排污管道,渠岸两边的污水纳入排污管网后排到平乐污水处理厂。

  2015年文保渠的截污管道建设工程全部完工后,彻底解决了文保渠的黑臭问题,污水横流变清水长流。如今走近文保渠梧阔村段,只见渠水潺潺流动,鱼儿畅游,岸边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扑鼻。

   生态廊道让市民享受治水福利

  水更清了,但进一步把文保渠打造成为市民亲水和休闲的场所,是所有市民的期盼。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为,继续对文保渠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在治污的基础上,我市对文保渠实行升级改造,将其打造成城市生态廊道。2016年,文保渠生态廊道工程被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去年底,项目正式动工,目前进展顺利,已完成400多米的生态廊道建设。昨天,记者在已经基本完成的文保渠梧阔村段看到,文保渠河底及两边的挡墙都进行了硬化,两岸郁郁葱葱、一片翠绿,不少周边村民漫步于此,好不惬意。

  开发区城市综合管理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文保渠生态廊道工程是一个带状公园综合体项目,设计方案遵循海绵城市、脚印城市的理念,打造内涵丰富、景观优美的滨河生态公园。工程主要任务是对文保渠(南国热带花园至海滨大道段)渠道沿线进行清淤疏浚、亲水岸坡改造等驳岸治理、景观绿化等沿岸生态修复,施工内容包含渠道整治、景观绿化工程、桥梁工程、景观照明工程、给排水工程及公厕等附属工程等,总投资约1275万元,总占地面积达45100平方米。该项目预计今年6月初建成,建成后,开发区将增加景观绿化面积36390平方米、人行绿道1500米。届时,市民可以沿河漫步,享受河渠整治带来的福利。“从以前不敢开窗透气,到现在可以大口呼吸,政府为老百姓做了大好事。将来公园还在家门口,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丽,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百姓心里也是美滋滋的。”村民陈建清笑呵呵地说。

  与此同时,文保渠附近的文东路建设也在密锣紧鼓进行中。该道路连接人民大道和海滨大道,全长1600多米,宽36米,设计时速40千米/小时。目前,该项目第一标段正在进行绿化等工作,而第二标段清表工作基本完成。整个项目预计年底通车。

   支持工程声音:

  “听说政府要改造文保渠,在我们村建公园,村民们没有不支持的。”说起村民对这项市政工程的支持,梧阔村干部梁永锋十分自豪。他说,早在去年初,梧阔村村委会就率先发动村民自行清拆,投入约225万元按照规定补偿给村民。村干部梁永源首先清理了自家果园的500棵香蕉树。在村干部的带头下,村民们积极支持工程建设,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清理了红线内的地面附着物,其中包括近300平方米的猪栏、约12000棵香蕉树、15000棵发财树等其他经济树木。

 

 

 

编辑: 刘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