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道士最多的人是吴承恩
[导语 ]
7月19日,中道协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孟崇然道长通过微信公众号“道扬天下”向导演陈凯歌提出严正谴责声明,声明中称陈凯歌执导的《道士下山》肆意丑化道教,道士形象,违反多项政策法规,要求陈凯歌立即停播《道士下山》,并向道教界及社会公开道歉。
一提到道士,影迷会想起香港电影中擅长画符念咒驱鬼捉妖的“茅山道士”,关心时事的人们则会想起“名动一方”的李一道长。
从古典小说,到现代影视文学,文艺作品塑造了一代代道士形象。他们和现实中各种真假道士一起,形成了公众对道士的印象。
●道士形象曾经都是正面的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开始于公元2世纪,至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承袭了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历史上的教派很多,后来逐渐演变为全真道和正一道两大教派。
在唐朝,道教仙人传说,炼丹奥妙是文学体裁的重要来源。唐小说描写了许多道士形象,他们有的熟谙炼丹之术。《太平广记》中有许多关于道士或修道之人不老不死的故事,里面的道士大多仙风道骨、有仙人之资。
有的擅长预知未来。这类道士往往以世外高人的形象出现,用言语或行动引起主人公的注意,待主人公询问之时,道士并以预言警醒,当道士的预言得到证实之时,主人公方才大彻大悟。小说一般以道士帮助破除灾难让其顺遂平安为结局。如《逸史?李林甫》中撰写了唐玄宗的宰相李林甫,在其年少时偶得一面貌丑陋的道士指点而官至宰相。
唐代小说中还有不少道士降妖除魔匡扶正义的故事。如《十二真君》中的许真君,不仅降服了蛤蚌精救了一家人的性命,更重要的是他阻止了一场谋反。《太平广记》卷458《邓甲》条记载:邓甲随茅山道士峭岩学得“禁天地蛇术”后,他以其所学助人排除蛇害,化解危难,从而受到四方百姓的尊崇。
因为唐代从帝王到百姓几乎都笃信宗教,佛教与道教兴盛一时。唐朝王室自称为太上老君后裔,自开国后即尊崇道教,规定道教为三教之首。道教几乎成为国教,唐高宗尊太上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自然唐代小说所描写的道士形象基本都是正面的。
●到明清小说,道士整体形象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唐代以后,道士的形象不再那么光辉正面了。
以茅山道士的形象为例,潘胜强在《茅山道士形象演变考》中指出,南宋至明代的笔记小说中,道士的形象也具有两面性。茅山道士依然医术高超,拥有炼制丹药的特长,但这一群体中的害群之马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如宋末元初的周密在其《癸辛杂识》中记载的许道士仅仅因为不堪忍受梁栋之骂而将其告发,致使其病死狱中。《夷坚志·丁志》卷十九《玉女喜神术》记载了一个卑鄙龌龊、依仗自己的法术逃脱罪责的道士。
在清代的笔记小说中,茅山道士形象中的积极因素越来越少,消极成分急剧增多,并最终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地位,从而彻底颠覆了茅山道士最初的正面形象。
到了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的“茅山道士”还能结坛作法,收服邪异,而另外一些笔记小说中“茅山道士”的形象则大大下降,往往学艺不精,道法失灵,他们大都沦落为一些无所作为的庸碌之辈。如在《雷峰塔奇传》中,茅山道士“陆一真人”企图利用许仙谋害白、青二蛇,结果奸计被识破,斗法又不能胜,遂回山修炼,以图再起。后收得一蜈蚣精为徒,相助复仇,但却再度败北。
有的道士还贪念钱财,利令智昏,其中也不乏大奸大恶之徒。如《金台全传》第三回:冷千岁的公子冷作其,人称“冷剥皮”,“为人凶狠,剥削民财,还有谋叛之心。……家内请一位茅山道士,名叫张道明,……后来举动起来,要他做军师的。”
清代长篇小说《说岳全传》首回,把道教的玉皇大帝揶揄得如同市井小儿。《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小说中道士形象猥琐邋遢,游荡混迹于市井勾栏,招摇过市,从事着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驱邪打醮、度化亡魂、堪舆卜卦等宗教迷信活动。
●要说“丑化道士”,《西游记》才是真狠
要说“丑化道士”,《西游记》可是一马当先。
西游记中的很多妖怪都是以道士的面目出现的。如熊罴怪、黄袍怪、金银二角大王、红孩儿、虎力鹿力羊力三大仙等等。这些道士或蛊惑国王,或夺人国柄,或杀人害命,或为霸一方,或淫荡成性,基本上没有一个正面人物。红孩儿独霸一方,周围的山神土地都被他盘剥得“披一片,挂一片,裩无裆,裤无口”。通天河的灵感大王,每年要吃一对童男童女,否则就要降祸生灾。比丘国白鹿精蛊惑国王,要用一千多名儿童心肝治病。狮驼国的妖怪竟吃尽了“满城大小男女”。地涌夫人在镇海寺住了三天,就吃了六个小和尚。连道教尊神太上老君也被塑造成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老道。
为什么到明代后道士形象变差?这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
自朱元璋之后,明代历代皇帝几乎没有不崇信道教方术的。明代明宪宗荒淫好色,道士李孜省、邓常恩辈便进媚药、淫术以投其所好。明世宗宠信道士,饵金丹,修房中,以图延年益寿,故道士邵元节、陶仲文等,就因献房中及祈禳之术而得宠,位至一品。影响所及,三公六卿、地方官吏、缙绅文士甚至太监之流,也都沉溺其中,闹得整个社会乌烟瘴气。据《万历野获编》记载,“嘉靖中叶,上饵丹药有验,至壬子冬,命京师内外选女八岁至十四岁者三百人入宫。乙卯九月,又选十岁以下者一百六十人。盖从陶仲文言,供炼药用也。”
皇帝长期沉迷于修道荒废政事,多位皇帝甚至因服食丹药中毒年轻轻就死了,而许多奸人妄人却投机其中飞黄腾达。知识分子群体对此怨声载道。
因此《西游记》中的很多妖怪以道士的面目出现就不奇怪了。而唐僧师徒抵达西天后,甚至需要行贿阿难、迦叶才能取得真经,可见《西游记》对和尚讽刺起来也毫不留情,批判现实并没有厚此薄彼。
●“道士”形象差赖不了文学
现如今人们对道士和尚的看法当然仍受传统文学影响,不过也不都是基于成见,相当大一部分印象,来自于现实。
如今,媒体每隔一阵就会爆出打着道教旗号装神弄鬼的“道士”,有的欺世盗名之徒被奉为“大师”,影响甚至波及政商界。近年著名的案例就有被举报“敛财”、“乱搞男女关系”、“涉嫌强奸”的道士李一。
所以,道士形象实在不是一部电影能抹黑的,人们更应当思考的是“道士”本身形象变差的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