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央行降息 负利率时代来临(图)

07.06.2014  06:03

对新兴市场或有连锁反应,对国内影响有限

  欧洲央行6月5日下午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0.15%的历史新低,同时将隔夜存款利率降至-0.1%,将隔夜贷款利率从原先的0.75%降至0.4%。欧洲央行是全球首个推行负利率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央行,意味着欧元区将因此进入负利率时代。分析认为,欧央行此举对新兴市场或有连锁反应,一方面可助推资金进入新兴市场债市和汇市,另一方面更多流动性的释放会增加通胀压力。但“基本上对中国影响不大”。

  新快报记者 黎华联

  降息为应对通缩风险

  上次欧洲央行降息还要追溯到去年11月。而自2008年10月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除了2011年两次加息行动外,欧洲央行几乎都在降息周期中度过。但这种手段所起的效果并不理想。

  欧洲央行当日还决定推出进一步增强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包括实行一系列有效期约4年的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预计将共向市场注入4000亿欧元流动性;同时,欧洲央行表示将加紧筹备资产支持证券市场购买计划,在此框架内欧洲央行将能购买私营部门证券化资产。

  分析人士认为,欧洲央行这次小幅降息,主要是为了应对欧元区通货紧缩风险。去年11月,欧元区通胀率持续下滑曾导致欧洲央行意外降息,当时欧元区的通胀率为0.9%。今年3月,欧元区通胀率继续下滑至0.5%,创2009年11月以来最低。4月受食品能源价格影响,欧元区通胀率回升到0.7%。然而到了5月,欧元区通胀率再度下滑至0.5%,显示通货紧缩风险进一步增加。欧元区通缩风险加大,促使欧洲央行采取降息行动。

  存放央行须付“罚金

  在上述宽松措施中,调低隔夜存款利率至负值备受市场关注,这意味着欧元区商业银行在欧洲央行存放的资金将支付“罚金”,不得不为其存入欧央行的资金付钱。欧央行此举将刺激银行把更多资金投放市场,从而能够增加货币供给,鼓励银行停止囤积资金,放贷给消费者和企业,从而助推欧元区经济,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并阻止通货紧缩的威胁。

  分析人士称,实施负利率将可能刺激欧元区内运行良好的银行将其存放在欧洲央行的多余流动性借贷给危机国家银行,但这不能保证后者会将所得流动性传导至实体经济。

  不过,经济学家警告,这可能会导致“不可预测和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些后果包括银行会将它们承担的在欧洲央行存钱的新增成本转嫁给客户;存款负收益也可能会鼓励银行投资于风险较高的资产以获得高回报,由此推动新的资产泡沫和下行风险。

  此外,银行还很可能增加购买政府债券的权重,如果再次发生金融冲击,银行和政府间相互依存和互相拖累的程度会进一步加深。

  观点

  短期对中国无直接影响

  欧洲央行的举动对中国而言,短期并无直接影响,但中期内可能会对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占款带来潜在影响,不过具体影响程度,有赖于欧洲央行能否成功遏制住通缩风险。

  欧元降息、大量流动性的注入以及低迷的通胀率都意味着,欧元的市场利率将出现下降,但同时大洋彼岸的美联储正逐渐缩减QE的购买规模,并最快有可能于明年夏季就进入升息周期,美元的市场利率难以维持目前偏弱的走势,这意味着欧元与美元的利差正逐渐拉大且欧元处于下风,较大可能将驱动美元兑欧元进入一轮升值周期,并促使美元兑多数非美货币升值。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对中国而言意味着外部环境或许会出现两点变化:

  1.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有所减轻。在人民币于今年一季度出现阶段性贬值以及央行放宽波幅区间后,我们注意到人民币中间价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不断上升,按这一趋势,若美元进入一轮升值周期,则中间价大概率会保持弱势,从而减轻升值压力,人民币汇率或许会低于我们此前的预测值,即使中国经济企稳,人民币也难以重现强劲升值的局面。当然这种情况的前提是,央行确实放手允许市场在定价过程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2.外汇占款将有所收缩。美元升值以及美元利率上行,无疑将提高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并促使全球资金流向美元,对国内而言,我们不认为这将触发大规模的资本外流(经济硬着陆或爆发大范围债务危机触发资本外流的可能性更大),但却可能令外汇占款出现收缩,原因是跨境资金进入国内的动力弱化。若出现这种局面,则将加大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压力,零敲碎打式的宽松政策效果将出现打折,全面降准取代定向宽松的概率将上升。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 刘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