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汗液使用要有度

21.08.2015  10:17
尽管已经立秋,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依然居高不下,出一趟门就会热出一身汗,这对许多肥胖者及汗腺发达者来说更是煎熬,不仅动辄汗流浃背影响观瞻,还容易滋生体味臭气逼人。皮肤科医生提醒,使用止汗液容易出现皮肤过敏症状,不宜频繁使用,而适当的排汗才有利于人体健康。

原标题:止汗液使用要有度

  一手体验报告

  尽管已经立秋,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依然居高不下,出一趟门就会热出一身汗,这对许多肥胖者及汗腺发达者来说更是煎熬,不仅动辄汗流浃背影响观瞻,还容易滋生体味臭气逼人。于是一些汗多的市民喜欢使用止汗液祛除汗味,一些爱美的姑娘也会用止汗液防止衣服上出现令人尴尬的汗迹。但止汗液到底适不适合作为日常使用呢?皮肤科医生提醒,使用止汗液容易出现皮肤过敏症状,不宜频繁使用,而适当的排汗才有利于人体健康。

  数年前,止汗产品还是一个极其小众的类别,但不知不觉间,品种繁多的止汗产品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货架上,止汗走珠、止汗露、止汗喷雾等类型五花八门,男士产品和女士产品也分类清晰,很多还添加了玫瑰、百合等多种花草味道,而价格大都并不昂贵,普遍在20元至40元之间。广州某商场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夏季止汗产品受到市民的追捧,前来购买的顾客多以女性为主,因为她们比较在意自己的形象。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今市场上常见的外用止汗液含有氯化铝无水乙醇溶液、明矾、鞣酸等成分,当人体出汗时,这些成分会在体表形成一层极细的薄膜,让汗液不外流,乙醇会将汗水慢慢挥发掉,而留下汗液中的其他成分。

  不过,皮肤科医生却更多强调止汗产品有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一方面,效果只是暂时的,所以需要频繁使用;但另一方面,频繁使用止汗液容易导致皮肤出现红肿或水泡,出现瘙痒或热痛等皮肤过敏症,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汗腺导管堵塞和分泌细胞萎缩,使得排汗受阻,并引起体温过高乃至“热休克”症状。

  医生提醒,具有过敏体质或局部皮肤感染者不要使用止汗液。若一定要用止汗液,应选择正规厂家、具有合格批号的止汗产品,并事先对皮肤进行敏感测试。如果皮肤本就有损伤,就更不能用了,因为止汗液里的化学成分可能通过皮肤吸入人体引起中毒。只有多汗症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人为控制,但也不宜过多使用止汗液,而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谷维素等药物来进行治疗。

  【消费者体验】

  @Mario:本人男,工作比较正式,所以即使大夏天也是得天天穿着长袖衬衣上班,说不热是假的,然后就一直有用止汗液的习惯,一是防体味,二是防腋下之类的部位出现过于明显的令人尴尬的汗渍。

  作为理工男,对于止汗液的原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市面上的止汗液,不管什么品牌,也不管是喷雾类、走珠类还是别的,大都是采用氯化羟铝作为主要活性成分。氯化羟铝作为一种铝盐,在接触皮肤表面后,会溶解于皮肤表面汗液或水分,然后变成啫喱状。这个过程就相当于直接把分泌到皮肤表面的“汗水”直接吸收了,从而达到“止汗”效果。同时氯化羟铝也是一种抑菌成分,所以同时也可以抑制主要来源于细菌分解汗液中蛋白质所产生的代谢物的汗味或体味。

  总的来说,救急用,效果是靠谱的,免除很多尴尬。但不要指望它有多强的持久度。至于说长期频繁使用会造成危害,暂时还没感觉到,或许是我用得还不够“长期频繁”。南方日报记者 赵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