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安正式任澳门第四任特首 曾促进粤澳合作

23.09.2014  09:47

  五年前,崔世安新官刚上任。新口岸一家楼宇的电梯口就贴上了他胖乎乎的照片,写着“寻人启事”,称他为“离岸特首”。媒体批评他不关心本澳事务。可事是干出来的。

  “奔跑”的崔世安

   三个月后,他首次赴京列席全国两会。当时广东正和香港谈框架合作协议,他听说后就提出,为啥不在粤澳也搞个协议。为这,粤澳高层一年碰了四回头,可两地 合作还只是个念头。特首办主任谭俊荣透露,合作协议涉及许多内容要先行先试,需要数十个中央部委的意见。到了2010年11月,还有6个部委没点头。

   崔世安开始“跑部前进”。2010年12月去北京述职时,他跟时任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王光亚、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商务部部长陈德铭、 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等部委负责人先后闭门会面。过了元旦,2011年1月他又跑到广州,跟广东官员会晤,“就加快推进粤澳合作达成一致共识”。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粤澳在京签署《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在横琴给澳门提供5平方公里粤澳合作产业园,还有横琴诸多优惠政策的纲领性内容。

  许多过去不敢想的事,现在都实现了。澳门大学校长赵伟举例,比如澳大搬迁横琴、实施澳门司法、澳门单牌车可自由出入横琴……“以前只有疯子才会想到这样”,他说。

  “疯狂”的崔世安

  2011年初,广珠城轨试运行。这让澳门看到了从城轨站直辟通道到澳门的意义。可起草《粤澳合作协议》时,谁都没想到。

  崔世安又开始到处跑。2012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他跟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会面提出构思。短短两个月后,粤澳联席会议就公布新通道选址在拱北口岸西800米处城轨站。就连一些珠海人都认为这事“太疯狂”。可这还不算完。

   那年7月,崔世安专门为新通道事宜跑到北京,先后与公安部、质检总局、海关总署一把手会面。2013年1月又带着一名司长专门赴京,向有关部委领导介绍 项目申请进展。10个月后,2013年11月。副总理汪洋宣布粤澳新通道获批,原来设想中的拱北口岸附属口岸被改为独立的青茂口岸。

  现在没人批评崔世安是“离岸特首”了,可压力一点没减少。看好横琴的澳门企业和人太多,现在的地块根本满足不了。此外,在横琴的开发过程中思维不合,是目前澳门与珠海合作突出的问题。

  5年前,崔世安曾说过:(当特首后)做什么都有人批评,人哪有不做错事、说错话?只要对广大市民好便成,“尽力去做,无愧于心!

  政要圈 广东

  在澳门会见:5年正式会见12名广东人士(或代表团),除广东传媒高层代表团、粤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会会长黎子流外,均为时任广东党政负责人。

  出访会见:最频繁的会面对象是广东省委书记、省长,逾20次。包括每次全国两会期间在京会晤、粤澳联席会议在广东开会、深圳特区30周年、香港回归15周年以及各种重大活动场合。

  (注:未统计国家领导人赴澳期间,省市陪同的官员)

  部委圈 北京

  2010年12月

  赴京述职 与国家质检总局、国务院港澳办、公安部、商务部、海关总署一把手会面,涉及到“粤澳合作框架协议”。

  2012年7月

  为粤澳新通道赴京 与公安部、质检总局、海关总署一把手会面。

  2013年1月

  再为新通道和防治内港水患赴京 与公安部、国家海洋局、国土资源部、海关总署会面。

[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