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新型步兵特战化 轰炸机远程导弹为我所用

07.08.2015  13:19
原标题:解放军新型步兵特战化 轰炸机远程导弹为我所用

  第13集团军某红军团诞生于1927年11月黄麻起义,参加过长征、百团大战、淮海战役等140余次著名战役战斗,涌现出叶成焕、卫小堂、刘保健等一大批英模人物,王树声、秦基伟、洪学智等120余位将军在该团战斗工作过,被誉为“红军团”“百将团”。抗日战争时期,该团前身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东渡黄河、挺进敌后,创造了“七亘村伏击战”“黄崖底重叠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等经典战例,在太行、太岳地区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常胜军”。

  和平建设时期,该团出色完成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先后担负信息装备综合集成建设试点、成建制赴高寒山地作战综合试验等重大军事任务,连续13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团。

  看得见的装备正悄然升级,看不见的“换脑”早已开始——

  传统步兵经历信息化“浴火重生

  盛夏时节,第13集团军某红军团成建制奔赴雪域高原,利用高驻高训破解陆空联合作战难题。

  单背枪、步兵腿、卡车轮……大军出征前,记者走进该团采访,眼里所见全是“老步兵”场景。

  70多年过去了,为何这支部队依旧“轻装上阵”?该团参谋长刘奇铺开一张西南军事地图介绍说,轻装并不代表落后,而是作战需要。该团所处作战环境是高寒山地和热带丛林,重型装备难以发挥优势,车到山前,就算有了“风火轮”,还得依赖“铁脚板”。

  作战环境的限制,让重型装备无用武之地,却让轻便快捷、突击力强的小型信息化装备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

  情报侦察是步兵的神经。“一把匕首一把枪”“抓舌头”“送鸡毛信”,曾是侦察兵的看家本领。1938年3月16日,为了探知敌情,该团前身部队派出侦察分队潜入黎城,为之后的神头岭伏击战提供了准确情报。1979年和1984年两次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该团侦察兵翻老山、闯雷场,用生命换取情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来到2013年盛夏。该团参加某重大演习,进攻战斗即将打响,担负武装侦察任务的官兵却未前出,而是利用无人机抵近侦察。转瞬之间,各种战场参数转化为数字信号源源不断地传回中心计算机,一张全方位的战场态势图逐渐在荧屏上清晰起来……

  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发展,加快了传统步兵向信息化转型的步伐。2012年,该团成为全军首批摩步团信息综合集成建设试点,逐步配发了无人机、传感雷达、激光夜视仪等侦察设备,让步兵练就了“千里眼”,长出了“顺风耳”。

  侦察装备的升级换代,只是这支部队装备更新的一个缩影,更多的是看不见的“换脑”——

  演兵场上,依托移动通信设备构建战场信息网络,信息流替代了以往的吼嗓子、发电报;

  中军帐里,作战态势网上同步共享,作战决心电脑智能辅助,作战命令跨级直达终端;

  炮兵阵地,信息化指挥系统直接调用前方侦察数据,让传统火炮告别手动操作瞄准,精准高效……

  70多年风云变幻,传统步兵正在经历信息化“浴火重生”。连续数年,该团在高海拔地区开展驻训演习,参与网上指挥对抗演练和兵棋推演,层层透析现代战争制胜机理,逐渐超越仅靠体能、技能称雄战场的传统步兵时代,用信息化新装备打造战斗力新的生长点。

  无论是直升机还是远程导弹,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

  融入体系让步兵长出“三头六臂

  深夜,一场红蓝对抗仍呈胶着态势。

  蓝方得到准确情报,对手将在深夜派出小股步兵抵近袭扰。经验老到的蓝方指挥员命令优势兵力前出“包饺子”。然而,“饺子”没有包成,反遭红方远程火力打击。

  战后复盘,蓝方官兵直呼“没想到”:对手明明是一支步兵,怎么突然间就长出了“三头六臂”?他们不知道的是,与其对抗的红军团,作战样式早已从传统的“单打独斗”转变为体系对抗。

  “炮兵的嘴,步兵的腿。”抗日战争时期,“铁脚板”是典型的步兵作战样式。1938年4月15日,侵占武乡县城的日军3000余人北犯榆社扑空,连夜沿浊漳河东撤,该团夜间强行军9个小时追上敌人,与兄弟部队一道将其基本歼灭。

  “如今,获取了敌人准确坐标和机动路线后,歼敌方式有了更多选择。”该团上士秦庆周经历了这种角色蜕变:融入作战体系后,步兵也能“非接触式作战”,直接引导火力打击,“发现即摧毁”,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

  川西高原,陆空联合演习如火如荼,秦庆周接到清除“”碉堡任务。按照以往打法,就得派出“敢死队员”,匍匐接近、安置炸药,不仅伤亡大,而且效率低。这一次,秦庆周有了新打法:通过激光引导系统,引导空中火力进行精确打击。

  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面对作战对手变强、作战空间多维、作战地域复杂、作战样式多样的新情况,该团按照空地一体、体系破击、火力主战、精兵夺要的战术思想,不断探索体系对抗的新战法。

  “训练周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团作训股股长张尚书告诉记者,小型合成战斗群展开步坦冲击、召唤空中火力支援点等新课目进入训练场,空中打击力量与地面目标引导力量临机协调、目标毁伤效果综合评估与补充打击等联合专项训练进入外训场,以诸兵种融合探索作战编组、要素对抗、单元融入的基本模式进入演兵场……

  “从陆航直升机到空军轰炸机,从新型装甲群到远程炮兵群……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该团政委张立贤说,红军团看似装备不够“高精尖”,但背后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火力网,支撑着我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

  从攻山头到当“火力向导”,从重兵对垒到精兵夺要——

  特战能力为步兵插上“腾飞之翼

  时而搭乘直升机空中“蛙跳”,时而穿插敌后渗透作战,时而夜间突袭一招制敌……6月下旬,该团初上高原,就在对抗演练中打了几个漂亮仗。

  从陆地猛虎到“会飞”的步兵,特战能力是该团的转型之翼。参加演练的“渡江先锋连”连长魏长宝说,此次演练,他们先后完成了索降、机降、武装泅渡、特种爆破、特种射击等20余项特战课目,无异于一场特种作战。

  转型源于一次“走麦城”。那年红蓝对抗演习中,面对装备精良的某部,红军团官兵按照传统打法出招,却接连遭遇意外打击:昔日的英雄侦察班深入敌后摸清了敌情,通信装备却突然“失聪变哑”;当年的“夜袭常胜军”、该团二营借着夜色欲施夜袭,却在“”夜视器材监控下成了“活靶子”……

  “战争样式的转变,催生步兵向特战化转型!”痛定思痛,曾在国际特种兵比武赛场技压群雄的团长尚保雨斩钉截铁地说,必须让每一名战士从仅掌握单一武器装备和技能,转变为战场“多面手”。

  该团根据上级部署,抽调素质过硬的官兵组成特战分队,整合训练资源,拓展目标引导、特种射击、特种爆破等特战基础课目训练,强化渗透破袭、敌后袭扰、搜剿占领、区域控制等特战战术训练,锤炼步兵分队遂行特种任务能力。

  “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沉埋更倚天。”重上演兵场,该团官兵奇招迭出:直升机突入敌后,小股力量快速索降,引导火力摧毁指挥所。对手还以为栽到了特种兵手里,没想到演习结束时,才发现实施“斩首行动”的是一群步兵。

  进攻如排山倒海,防御敢以一当十;迂回如锋利尖刀,追击似摧枯拉朽……直面未来战场,这支脱胎换骨的摩托化步兵宛如一把锋利匕首,随时准备直插敌人心脏。(楚沄浩 本报记者 夏洪平 特约记者 彭小明)

  红色传统烛照军人样子

  ■夏洪平

  “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红军团营区里,毛主席题词格外显眼。在这个英雄的团队,喜人的变化随处可见,不变的是红军团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该是什么样子?红军团官兵说,红色传统就是一面最好的镜子。

  长乐村战斗中,身患重病的该团团长叶成焕带头冲出工事与敌人拼杀,打退日军8次反扑,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如今,这个团的每名党员干部都牢记一句话:“有敢上刀山的排头,就有不怕闯火海的排尾。”步兵特战化训练,团长带头作示范,干部骨干站排头,危险课目第一个上、高难课目第一个会。

  红色传统,如高山巍峨,如大河奔流,是我们永远的精神之钙和动力源泉。实现强军目标的征程中,必将有无数的“雪山”“草地”横亘前方,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红色传统,用牺牲和奉献立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