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入奥最大困难在项目限制 优势在于观赏性

19.08.2014  10:20

作为本届青奥会的表演项目,“南京2014武术比赛”将于22日在“全国武术之乡”南京市高淳区开赛。8月17日开始,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名武术运动员已陆续抵达高淳。国际武术联合会执行副主席吴廷贵透露,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将于22日亲临武术比赛现场,为获得首金的运动员颁奖;而国际奥委会前任主席罗格将于24日为获奖运动员颁奖。

武术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在北京奥运会时,就曾以表演项目形式出现。而在此次青奥会的比赛中,武术不但同样以表演项目身份出现,同时更在本届青奥会大力推广的体育实验室中出现。这些,都是“武林人士”为了推广武术做出的努力。

  入奥最大困难在限项

武术入奥是“武林人士”的最大心愿,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成为表演项目之后,武术距离正式加入奥运会大家庭还有多远?吴廷贵认为,武术入奥最大的难点在于奥运会的项目限制。“最主要的挑战就是奥运会限制了项目,只允许26到28个大项。”吴廷贵说,“我们期望以后奥组委可以改变游戏规则,允许更多的运动进到奥运会,同时减少小项的数量。”

国际武联特别代表王筱麟则认为,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相比,武术如今距离奥运会还是更近了一步。“通过北京奥运会的武术比赛,对世界武术的发展还是起到了推动作用。我没有具体的数字,但当时国际武联大概有116个成员国,现在已经有149个成员国。这个数字横向比较可以排到中上等。”

王筱麟举例说明,武术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世界各地举办的武术比赛数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规范,青少年在武术比赛中的比重也在增加。

吴廷贵对此也深有感触:“武术这个项目这6年来有两件标志性的事件:一是北京奥运会的武术比赛,一个是武术进入到2020年奥运会的备选项目。2008年之后,很多南美国家都得到了本国体育部门在武术项目发展上的支持。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最大优势在于观赏性

武术想要以正式项目的身份进入奥运会,必须和其他无数项目进行竞争。那么,它究竟拿什么去和别的项目比较?吴廷贵认为,武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观赏性。“武术包括套路和散打,这两年我们主推的是套路,这和其他项目相比是独树一帜的,特别是太极拳的比赛,刚柔并济,观赏性特别强,很有特色,并不比其他运动差。”

近几年,武术自身也在不断进行调整,让比赛更具观赏性。王筱麟用太极拳举了个例子,他虽曾担任过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可当年他自己在看太极拳比赛的时候,也会觉得时间特别漫长,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太极拳比赛是武术比赛中最受欢迎的,因为加上了音乐,而且在自选套路的比赛中,很多运动员会使用360度单腿支撑,这个动作真的令人心惊肉跳。这些好的尝试,都让比赛变得更好看。”

除了动作上的变化,武术如今在裁判规范上也尽量做到公平公正。王筱麟说:“我们现在在比赛中都用计算机联网打分。同时为了防止过多的人为因素,同组裁判必须分开坐,避免裁判在打分过程中交换意见。”国际武联近几年加大了裁判的培训力度,与北京奥运会时亚洲裁判居多的情况相比,南京青奥会的武术裁判已经渐渐涵盖了五大洲。

吴廷贵认为,武术在年轻人中的推广正在迅速发展,目前我国香港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甚至将武术列为中学课程。“推广武术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在最近的十几年中,我们还是看到了武术发展的巨大进步。”他说。

此次,巴赫与罗格到场为武术比赛颁奖,对于“武林中人”而言,无疑又是一大鼓励。

■花絮

  罗格拜师学中国太极

在18日的“南京2014武术比赛”新闻发布会上,组委会透露,国际奥委会前任主席罗格将会在南京学习太极拳。而他的老师将会是已经退役的中国太极拳名将、原广东队队员张芳。

王筱麟介绍,其实罗格早在担任奥委会主席期间就对武术充满兴趣,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观看过中国武术队的训练,并且去少林寺观看过少林武僧的功夫表演。在多方观摩后,罗格喜欢上了太极拳,并提出要求,希望能找人教他打太极。

这次来到南京后,罗格又一次提出希望学习太极拳,这一次则终于如愿。负责为她教学的将会是原广东队队员张芳,“她的太极拳底蕴特别足”,王筱麟这样形容张芳。

张芳告诉记者,按照计划,她会给罗格上5节课,每节课1小时,教学地点则是罗格下榻的酒店。在第一天进行探底后,张芳已经开始正式教学,罗格学的是入门级别的八式太极拳。目前罗格已经上了3节课,张芳表扬自己的这位“学生”,“他学得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