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江区向阳村纸马“出厩”传承乡土文化

26.10.2015  07:53
22日下午,在武江南路河畔的小广场,来自武江区西河镇向阳村的近20位村民正加紧排练舞纸马的主打剧《送郎》,为次日到西联镇表演做准备。

  西群剧团成员在排练舞纸马。 韶关日报记者 张伟 摄

  “送郎送到菱角塘,菱角开花白茫茫,菱角开花又结子,等妹摘个哥来尝……”22日下午,在武江南路河畔的小广场,来自武江区西河镇向阳村的近20位村民正加紧排练舞纸马的主打剧《送郎》,为次日到西联镇表演做准备。

  这一古老的舞纸马,近年来在村委、村民、民俗文化学者和市、区文化部门的共同挖掘、保护下,通过向阳村的民间团体“西群剧团”口耳相传,散播于村坊市井、广场公园和节日舞台,成为我市民间艺术一颗缤纷异彩的文化“遗珠”。

  相传村坊400余年

  排练现场,伴随着锣、鼓齐鸣声,4匹彩色“纸马”鱼贯而出,撑着罗伞和“万人同乐”木牌,挑着花篮、舞着扇子的表演者纷纷出场,男女主角和着伴奏表演独、对唱,在押韵顺溜的客家小调里,他们的举手投足间,呈现着浓浓的乡土味。

  68岁的龚带娣是西群剧团团长,也是幕后的“总指挥”。“这首《送郎》,表演的是古时候客家人的爱情故事,阿妹和阿哥离别时,一种含蓄的感情。”她介绍,剧团如今流传的舞纸马有三个传统剧本,另外两个是《长工歌》和《阿郎出门买杂货》。

  据介绍,明朝嘉靖年间,肖、龚、邓、黄等氏族从原籍江西九江大码头迁徙来韶关西河落户务农,相传同时带来民间传统文艺节目舞纸马,它热闹、欢乐的气氛,生动、活泼、传神的表演,深得村民的喜爱和欢迎,因此沿袭、传承了400多年。

  负责在一旁打锣鼓伴奏的肖镜忠今年70岁。他介绍,剧团中的成员以村里的退休老人为主,不少成员的父辈、祖辈都是当年舞纸马的能手,如今成员们纷纷“子承父业”。

  寓意“马到成功”带来福祉

  龚带娣介绍,过去物质和娱乐设施匮乏,舞纸马寓意着“马到成功”,村民都信仰舞纸马中的“”,不少村民期盼通过舞纸马带来福祉,种植获得丰收,办事能够顺利。1958年,向阳村组建了西群剧团。

  然而,舞纸马也经历了时代曲折,在文革中被破除,西群剧团也自动解体。随着后来社会经济发展,年轻人外出打拼,村里的老一辈表演者年纪大了,舞纸马从此停滞了数十年。

  2010年,为了重拾这一传统习俗,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向阳村委配合国家、省、市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韶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新组建了西群剧团,拨出资金给剧团购置乐器、戏服和道具,由剧团组织恢复传统舞纸马。

  在我市民俗学者林亮坤的多次整理、动员和访问下,龚带娣翻箱倒柜找出了以前父亲留下的唱本,并带头重建了西群剧团。58岁的肖漫清和另一位伙伴,按比例用粉笔在地上画出马匹的形状,用铁线做骨架,用布、彩色毛线等做材料,做出了一匹匹活灵活现的“纸马”。

  文化“遗珠”走向创新传承

  饰演女主角的成员邓顺妹今年62岁,在她看来,创新是传承发展舞纸马的生命力。

  邓顺妹说,在新老成员和当地文化部门、老艺人的不断探讨下,舞纸马从过去的2匹纸马增加到4匹纸马,并穿插了扇舞,让表演更为生动,场面更加壮观。

  如今,西群剧团发展到20多位成员,每月进行排练,也不时到公园、街道、广场、农村演出。2012年3月,武江区政府审批将纸马民间舞蹈列为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由于年轻人缺少参与舞纸马的时间和兴趣,也难以理解其中的韵味,为了让“出厩”不易的舞纸马传承下去,龚带娣和几位骨干成员一起,培养40岁左右至刚刚退休的成员作为剧团的中坚力量,教给他们表演方法和精髓。

  向阳村舞纸马也得到了区文化部门等单位的资金支持,用以添置、翻新戏服和道具,并多次应邀参加政府部门和各单位组织的演出,不断鼓励着西群剧团的每位成员。“有上级的支持,我们就有信心搞下去,培养一批批新人,让更多人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龚带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