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陈坚的创新之路
陈坚喜欢自称“武者”,现为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区分局训练大队副大队长的他,在训练教官的工作岗位上已经10年了。训练场上十载寒暑的摸爬滚打,他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实战、一切服务实战”原则,不断创新警务实战理念,苦心研究新装备、新战法、新技能,摸索出切合基层实战的技战法,受到上级领导、广大民警和兄弟单位的认可。近年来,他先后受聘为市公安局、省公安厅和公安部的实战教官,两次受邀出席中国警务国际论坛授课,并被公安部特聘为警务技能战术研发中心实战案例研究员。2015年,被评为广州市公安局第一届警务实战专家。
潜心笃志 学用相长
陈坚经常笑称自己走上从教之路源自一个“意外”。2005年,公安部举办大练兵考核比赛,备战期间,他临时顶替受伤同事参训比赛。由于表现出色,训练结束后就被调入训练基地,从此他从一名刑警正式转变为专职教官。初到训练岗位的他告诫自己要做好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他利用一切机会,像海绵吸水一样努力汲取各种与警察教育训练有关的知识和技巧,不断充实自身的理论和技能水平。在教学工作中,他主动结合自已以往的侦查实战工作经历,探索将训练的内容、方式与实战需要结合起来。例如,陈坚对武术和格斗非常有兴趣,在以前的侦查抓捕工作中也不乏与嫌疑人身体对抗的经历,为了让受训民警能更好地使用武器警械,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仔细揣摩警械武器使用的一招一式,一有空闲就在训练场上比划琢磨,完善技能,并大胆尝试于对抗训练当中。很快,学员目光中的质疑被信服所代替,训练效果的提升也被大家看在眼里。不到半年的时间,他便从众多教官人才里脱颖而出,成为分局训练基地的负责人。从此,海珠区公安分局训练场上多了个“拼命三郎”。每逢战训期间,总能看见他不惧酷暑、不畏伤痛、一板一眼地为学员示范实战技战术动作的身影。
善学思进 破题有力
近年来,随着基层公安执法环境的不断变化,基层一线民警在执法工作中不断遇到新的挑战,一些传统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实战需要。作为“战训合一”工作的具体组织者,陈坚意识到主动适应执法环境变化、积极应对动态环境下的违法犯罪活动是警察训练工作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为此,他实时关注基层一线实战需求,着眼短板,勇于先行先试,拓展破题空间。在平时处置警情中,他看到部分警用盾牌一打就碎,一些民警在处置工作中受伤,给他造成了很大的触动。经过总结、摸索、科学对比和广泛调研,他在训练中自主研发出可防御霰弹射击的长、短、圆三种类型的可连接式加强型防暴盾牌,首开广州警方实战教官警用装备专利申请先河,取得国家专利,并被公安部在全国各省会城市特警部门试用推广。
厚积累实 蓄势成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训练工作来说,实战的效果就是检验训练成败的唯一标准。在训练中,陈坚紧密结合不断变化的形势和环境,立足基层执勤需求,把训练内容置于实战背景下,采取案例式、情景式、实战对抗等教学方法,研发了一批针对性强、实用管用的训练课程。针对精神病人肇事警情多发的实际,他研发出《开阔空间持刀凶徒处置战法》,巧妙地将盾牌、镇暴叉等日常警用装备与训练实际结合,让民警在练中学、学中练,达到以学促练,教学相长的目的,累计培训分局战训班学员1700余人次,为加强基层反恐能力,他研发出《盾牌攻防对抗训练法》、《钢板靶实战射击训练法》、《标记弹压力射击训练法》、《复杂地形及夜间训练法》、《真刀对抗训练法》五种实战训练方法,获广州市公安机关警务创新项目铜奖。此外,他还结合从以色列引进的背负式破拆工具,设计出《秒拆铁门》课程;针对民警执勤环境的多样性,设计出模拟雨天喷淋装置,准备在战训班开展训练。
立足基层 服务实战
毛泽东曾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在训练工作中,陈坚将训练场搬到实战场,通过参与巡查、搜捕、突发性事件处置等实战行动,检验训练效果,寻找差距和不足。2015年7月,分局对一团伙实施抓捕,他率领警务技能教学组秒拆两扇铁门,协助刑警大队顺利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今年以来,更是多次协助刑警大队顺利完成入屋抓捕的任务,在服务基层实战过程中完善民警的技能训练。同时,为缓解基层民警的工作、学习的矛盾,他充分利用基层的业余时间开展送教上门活动,为各派出所和一线办案单位讲授巡逻盘查、枪械性能及精神病人肇事处置等课程。还积极会同辖区属地街道、派出所等单位,协调广州塔、琶洲展馆、海珠客运站、湿地公园等单位,组织内保人员开展相关训练,增强内部安全防范水平,受到内保单位的好评。
陈坚戏称自己是“武者”,其实他还是一位警务创新之路上的“行者”,虔诚地保持着行走的姿态,在创新警察训练这条路上勇往直前,他坚信只要努力,任何困难都会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契机,只要坚持,任何梦想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