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缓犯每月只花十几元攒下4000元寄给父母
广州日报记者章程 通讯员尹华飞、阚淼
监狱,如同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有着形形色色各种犯人,还有着负责教育改造这些犯人的狱警们。2016年,广东监狱在押犯人约12万人,在编警察约2万人,全年无一罪犯脱逃、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在高墙之内的这两大主体,日常是如何共同守护监狱安全?狱警是如何监管犯人?犯人又是怎样接受改造?近日,记者先后走进广东省四会监狱和高明监狱,采访十大爱岗敬业模范和十大改造之星,从他们身上寻找答案。
“对于监狱来说,安全不仅仅意味着一道固若金汤的高墙”,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局长李景言表示,“狱内管理、公正执法、改造罪犯”是维护监狱安全稳定的三大法宝。
记者从广东省监狱管理局获悉,全省现有22所省属监狱、6所市属监狱和一所专门救治病犯的省属监狱中心医院。2016年,广东监狱押犯约12万人,在编警察约2万人。在常年领跑全国押犯数量之最的情况下,去年继续实现全年“双零”纪录:无一罪犯脱逃,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去年全年,广东监狱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约5万件,有效应对刑事法律调整带来的巨大收押压力,从程序到实体,从推荐、合议、审查到提请执行,在监狱向罪犯和家属全面公开。
一线监管:狱警光看后脑勺就能说出名字
在监狱里,服刑人员个个都是光头,身上穿的都是统一的囚服,而且随时可能都有新的服刑人员入监,要一一认出他们甚至叫出他们的名字,这可不是件易事。但四会监狱狱警揭海业对所在监区的每一名服刑人员基本情况都能了如指掌,每次对服刑人员点名可以不需要花名册,甚至仅看服刑人员的后脑勺,就能认出是谁,最多的时候,他可以点出430多名服刑人员的姓名。
揭海业通过正面和背影两种形式,在没有服刑人员花名册的情况下,准确点出了324名服刑人员的姓名。在广东监狱,“无名册点名”是每名狱警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减刑假释:万宗减刑假释案零积案、零错案
2014年1月,中央政法委出台《关于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切实防止司法腐败的意见》,两高和司法部相继开展清理工作。其中,对于此前保外就医的“三类罪犯”(职务犯罪、金融犯罪和涉黑犯罪),只要短期内没有生命危险,一律收监。
四会监狱矫正与服务办公室警察陈勇告诉记者,对犯人来讲,获得刑事奖励、争取早日出狱是最关注的切身利益。十年来,陈勇成功处理病情危急采取紧急处置保外就医案件28宗,延期保外就医172宗,暂予监外执行案件91宗,审核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共11400余宗,实现了“零积案、零错案”。
悔罪改造: 死缓犯为父母月消费仅十几元
28岁的张某(化名)是一名被判处死缓的服刑人员,他曾因感情纠葛将女友杀害,终审被法院判处死缓并限制减刑。为了解开张某的心结,高明监狱狱警通过多方走访,终帮张某找回了失散6年的亲人。
现在的张某重获新生,他告诉记者现在的信念就是“要好好改造,孝顺父母,能补偿一点就补偿一点。”别的服刑人员大多要靠家人寄钱贴补零花开销,张某为了减轻家人的负担,入监五年来非但没向家人要过一分钱,反而自己省吃俭用,攒下4000元劳动报酬寄回给父母。这五年多来,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张某在狱中每个月消费仅仅十几元。
来源:广东省监狱管理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