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残疾人日”无障碍设施 何时能无障碍?

03.12.2015  10:55
一道平缓的斜坡、一条通畅的盲道、一间残障人士专用洗手间……城市中的无障碍设施是残障人士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的基本通道。

  一道平缓的斜坡、一条通畅的盲道、一间残障人士专用洗手间……城市中的无障碍设施是残障人士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的基本通道。建设和管理好城市的公共无障碍设施,是保障残疾人、老人、孕妇等弱势群体出行权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公共无障碍设施被占用、破坏失修等现象,给残障人士出行带来不少困扰。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目前揭阳市约有残障人士30.02万人,保护、完善无障碍设施,不仅让他们出行无障碍,也是城市文明度的体现。

市区晓翠路西侧一小段人行道上,盲道接连被地下通讯井盖、汽车等截断。郑楚藩 摄

   走访 坡道难寻盲道被占

  近日,记者沿着榕城区晓翠路走访观察到,一家银行前面没有设置供残障人士使用的斜坡通道,通向银行营业厅的每个台阶之间大约有15 厘米的落差。如果坐轮椅的残障人士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很难从此处上下。随后,记者在市区其他商场、超市、饭店、写字楼等公共场所走访发现,专供残障人士使用的斜坡通道少有所见,许多公共场所的升降电梯内按键都没有设置盲文,残疾人停车位、无障碍卫生间等残障人士便利设施也不健全。

  近年来,市区大部分人行道上都铺设了盲道,但记者走访看到,这些专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盲道,有相当数量被自行车、机动车或各种摊位占据;有的盲道损坏没有修复;有的盲道被电线杆等截断成为“断头道”……“盲道上障碍重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谈起日常出行的不便,很多残障人士特别是视力或肢体残障人士均深有同感。“没人带我一起出门,根本不敢出去。”视力残障人士李先生表示,出门总是让自己心惊胆战,市区的车辆实在太多,遇到紧急情况,生怕躲闪不及,现在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不会轻易上街。“希望社会能对残障人士的生活多一些关注。”李先生感慨地说。

   原因 公众保护意识不强

  据了解,作为残障人士管理部门的残联,一直着力推进揭阳市的无障碍设施工作。各级残联的服务机构场所都配备盲道、坡道、盲文电梯等无障碍设施,近年来还在全市推出了贫困残障人士住宅无障碍改造服务项目,至目前已为500多家贫困残障人士进行居家无障碍改造。

  但是,无障碍设施的规划建设上仍存在不足。市残联有关负责人说,比如一些生活小区规划建设时没有配设无障碍设施,或者配设并不规范。而在城市道路方面,一些无障碍设施存在部分细节问题,以致这些设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已建成的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困难,不少无障碍设施被挤占、损坏无法得到及时修复。

  此外,公众对无障碍设施的保护意识不强。像市区进贤门大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由于地理位置好,成为众多流动商贩“开夜市”的黄金地段。“你知道这是盲道吗?”看到一位摊主正将衣服支架“霸占”在盲道上,记者上前提醒道。顿了一下,该摊主对记者说:“我不清楚。平时没见到有盲人来这里,没关系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市民不知道什么是坡道、盲道。

   呼吁 扶残助残重在行动

  针对公众维护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意识不强,导致公共无障碍设施被占用、被破坏的现象,市政协委员曾在两会中提出关于加强揭阳市公共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提案、建议。相关部门也提出了好的措施和办法,其中提出要加大管理执法力度,切实做好无障碍设施的养护维修工作;定期组织对已建无障碍设施的检查,对占用、损坏无障碍设施的行为予以查处;加强无障碍设施的知识和建设意义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无障碍设施的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保护的良好氛围。

  “推进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就是为了帮助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与健全人一样享受社会物质文明成果。希望市民自觉保护身边的无障碍设施,共同为残障人士出行创造一个方便的环境。”该负责人呼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