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残疾人!麻涌萧沛同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

13.08.2021  05:05

兴叔,近来雨多路滑,出出入入要注意安全啊!”“科哥,残疾人机动车还好用吗?去市场买菜方便吧?”……这一句句像家人般的闲聊,是每日都在华阳村温馨上演的一幕,而说出这熟悉而温暖声音的正是华阳村残联专职委员萧沛同。

他把残疾人服务工作当成事业般来做,把残疾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既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更关注他们的工作就业和心理健康。正是这样无私的付出与关爱,受到群众和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近日,萧沛同获得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以平常的心做好平凡的事

在华阳村,今年45岁的萧沛同在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平凡岗位上,一干就是九年,操持着村委残疾人大家庭的大事小事,又操劳着村环境卫生等大小杂务。他以满腔的热心、耐心、爱心,为辖区内残疾人服务,赢得了村民的尊敬。年长一辈会亲切地叫他一声“阿同”,年轻的则会称呼他一声“同哥”。

萧沛同有一个专门的档案柜,存放着462名残疾人的档案资料,这其中,包括有智力残疾、听力言语视力残疾、肢体残疾等,分门别类,归档有序。这些资料,不仅是文字的记录归档,更如一本本镌刻在沛同心底的百科全书,康复需求、就业意向、专业特长、残疾学生及其家庭的实际困难,每一个残疾人的具体情况,他都了如指掌。

能做到对每一个残疾人的情况了然于心,离不开对这份工作的付出及热爱。刚接手工作时,为了早点熟悉业务,萧沛同每天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进户随访。

在走访过程中,他对发现问题及时给出解决方案。比如这家存在一户多残的情况,重新整合联系方式;那家残疾人收入来源太低,为他们介绍福利企业,以残助残;有的残疾户也是困难户,帮他们办理低保,争取更多生活补贴。

自从当上残联专职委员,萧沛同的手机就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他经常周六日上班,有时遇到要上报材料,时间紧,任务重,但他从不拖延,加班加点做好各项数据的填报,他办公室的灯经常是村委会最迟关上的。

相比过去,如今的残疾人服务面更广了、福利更好。只要是关于残疾人的福利待遇和补贴的政策,萧沛同都能倒背如流,真正把残疾人的所急所想摆在心上,落实行动。

要懂得呵护残疾人自尊心

从事残疾人工作以来,萧沛同时刻以真挚的情感做好残疾人服务,更懂得呵护残疾人的自尊心。

2019年,华阳村有个精神二级的残疾人,因其丈夫及儿子外出工作不在家,没有监督服药导致病情不稳,经常流浪到别处,并发现有被打伤的情况。萧沛同得知情况后,与家属合力将她送到医院接受治理。出院后,萧沛同隔三差五就去探望走访,聊聊家常,并叮嘱其按时吃药,使她情况得到明显转变。

而这样的事情,在萧沛同担任村残联专职委员以来不胜枚举。

梁伯去年秋季中风,脾气也变得暴躁。萧沛同前往探访,却遭到梁伯大声呵斥:“治疗费用高昂,领了残疾证有什么用?”萧沛同心平气和地说:“现在政府很关心残疾人,你的问题我向上级反映,很快就会得到解决的。”一个月后,梁伯收到了轮椅, 同时还申请到重度残疾人补助金。

另外,华阳村还有一个下肢残疾的村民,行路极为不方便,但他需要经常外出接小孩或到市场买菜等,去远的地方也不方便。获悉情况后,萧沛同主动联系,帮他成功申请到一台辅助器具机动车。

用爱心和耐心温暖他们

因为我们的残疾人群体有一个特殊性——他们不是耳朵不好,就是眼睛不方便,不是腿脚残疾,就是智力有问题。”萧沛同说,他们由于自身的健康原因,以及家庭的经济原因,一般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多。这决定了他们的接受能力不能和正常人相提并论,这也决定了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要有爱心和耐心。

萧沛同举例,在给听力残疾且不识字的老人讲解残疾人保护法时,由于他们耳朵不好,又没有文化,接受力不强,要有耐心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解释,直到老人面带微笑满意地离开。

对于这份工作,萧沛同认为就是提供详细周到的服务,这种服务大多是烦琐的,如果没有养成每天记录的习惯,单凭记忆是记不全面的。比如帮助残疾人申请辅助器具,递交器具的资料如果不记录,过一段时间残疾人会找你反映怎么这么长时间还没帮他申请下来。此时,只能翻看工作日志,才可随时跟进服务。“这样的好处是,所有的服务数据都能在日志里找到,还能从中看到自己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哪些方面还需要善。”萧沛同如是说。

有困难,找沛同”,这是华阳村残疾人群体中不言而喻的声音。当然,萧沛同服务的群体也不仅限于462名在档的残疾人,只要有群众找到他,他都会尽己所能做好群众服务。

文字:袁健斌

摄影:袁健斌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