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企业家醉心志愿服务

27.05.2014  13:26


自强创业有所成就之后,“独臂强人”张俊杰穿起红马褂,出钱出力投身志愿服务。

  ●特约记者  张炳锋  廖伟军

  1996年的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一条胳膊,2002年起开始经营手机连锁店,2012年倡导成立华城志愿者协会,并担任副会长,发动全家人和全部员工入会,把志愿服务作为人生的第二职业。他就是五华县华城镇志愿者协会创办的发起人之一、副会长张俊杰。

  “独臂强人”闯出新的人生路

  张俊杰是五华县华城镇湖田村人,父亲是名铁匠,母亲是位农民。因家庭艰辛,张俊杰读完初二后,就步入社会,在家经营小本生意,每天起早摸黑却并没有赚到什么钱,于是半年后他就抱着出外面闯世界的心态来到东莞一家五金工厂打工。然而,由于没有岗前培训,上班第三天,他的右手不幸被卷进了高速旋转的漏斗池,成了残疾人。

  突如其来的厄运,使张俊杰一度陷入消沉,想到自己只有单臂,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是否就成了一个废人,靠家人、靠亲戚、还是靠社会的救济活下去?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生性好强的张俊杰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他选择了靠自己的单臂养活自己。

  在家人和亲友的帮助下,他开始了艰苦的自立生活,在华城镇开了一家小书店,既卖书也出租书,用热诚与勤劳把书店经营得红红火火。或许正是他的热诚与勤劳打动了常常光顾书店的姑娘张爱燕,并最终成了他的爱妻。

  2002年,正值寻呼机换代至手机的时候,张俊杰把书店转让给了亲戚,然后在附近开了一间小通讯店。2004年11月8日,他把小通讯店转让给了哥哥经营,自己开了一间更大规模的“新世纪通信城”。目前,已先后在五华县城和周边乡镇开了5间“新世纪通讯”连锁店,并且拥有1个物流配送中心,1个网络批发部。“经营书店的时候,一箱六七十斤的货物,从车上单手直接扛上二楼三楼,全都是自己去搬,当时的辛苦,说实在的也不知是怎么走过来的。我花的时间,投入的精力,比平常人要多得多,但我相信,敢想敢干,勤劳苦干,付出总有回报。”张俊杰谈起当年的创业路,流露出一番忆苦思甜的情绪。

  捐启动资金成立志愿者协会

  身体的残疾,使张俊杰的创业路尤为坎坷,更让他体会到了残疾人的艰辛和不易,懂得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2012年3月,张俊杰参加了五华团县委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第一次亲身体验志愿服务活动。“红马褂很显眼,看他们穿在身上干起志愿服务活动,自己就有一股也要成为志愿者的激情。”张俊杰回忆起2年前的那次活动,向笔者娓娓道来。但由于从华城到县城参加志愿活动,每次来回近70公里,他便向时任团县委书记、县志愿者协会会长李杜强提出成立华城镇志愿者协会的想法,并得到了肯定。“当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连启动资金都没有。”发起人之一吴恺平告诉笔者说,是张俊杰先捐出1万元作为启动资金。2012年5月华城志愿者协会成立。

  说起成立志愿者协会的艰辛,张俊杰的妻子张爱燕感同身受。她告诉笔者,张俊杰在筹备过程中,改掉了以前常吃宵夜、K歌、看电视连续剧到深夜的生活习惯。“早上5点就起床一直忙到次日凌晨2点,一走就是一整天,店里的所有业务都丢给我一个人打理。”张爱燕当初认为,张俊杰就是不务正业。

  发起成立志愿者协会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和付出,而张俊杰作为一个残疾人,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在他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前,已经10多年没有拿过扫把,但在一次清扫街道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他单手拿着扫把清扫街道3个多小时,大拇指起了水疱,还被路过的阿姨问起:“你参加这个活动有工资发吗?”

  家人和员工都加入志愿者协会

  张俊杰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执着和默默付出,深深地感动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妻儿以及店里的全部员工,从最初的不理解甚至反对,到支持他,最后也都加入了志愿者协会,其中还有2名残疾员工。去年3月26日,张爱燕还带着另外7名员工一起参加了义务献血活动。目前,华城镇志愿者协会已经走上正轨,而张俊杰也从当初的“抛头露面”,转入幕后,精心管理协会的各项工作,在后头默默地付出。协会也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380人,开展义务活动85次,捐款物资62.8万元。张俊杰参加了大部分活动,积极捐款捐物。

  “作为残疾人,我特别理解弱势群体的艰辛。我发起成立志愿者协会,就是为了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多做公益事业,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张俊杰以行动践行着爱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