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母五年他终于有户口顺利升入初中
大洋网讯 近日,荔湾区金花街小梅社区一个普通家庭担忧了五年之久的小童入户一事顺利解决。对于孔叔和梁姨夫妇来说,宝贝“孙子”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升入初中,不用政府部门再“特事特办”;对于12岁的乐乐(化名)来说,虽然自己的名字没有与“爷爷奶奶”写在同一本户口簿上,但是这次事件过后,他更加肯定自己“是上天赐给这个家庭的”。
2008年
母亲失联,保姆一家坚持抚养乐乐
这个扑朔迷离也颇为感人的“寻母入户”事件要从11年前说起。
2006年,赋闲在家的梁瑞珍经人介绍,帮单身母亲向某照顾当时只有五个多月大的儿子乐乐。梁瑞珍和老伴孔清泉分别在1999年和2000年下岗,整个家庭的生活压力不小。
梁瑞珍“见BB很乖,每个月(我们)能拿1000块保姆费,可以贴补家用,就把孩子接回家了”。没想到接回来容易送回去难,当时一个简单的决定,为这个家庭增加了一个一辈子的家人。
2008年8月开始,乐乐生母再也没有按约定支付乐乐的保姆费和伙食费,自此失联。当时梁姨认为,“你交给我带,就是我的职责,无论如何我要把孩子照顾好。”即使家庭本来就不富裕,即使连应得的工钱都无从追讨,善良的两老看乐乐无亲无靠实在可怜,还是决定继续照顾他。
于是,这个夫妇俩都年过半百的家庭开始呈现“女主外,男主内”的生活模式。梁姨出去找零工,做家政、煮饭,贴补家用,孔叔则做起“全职爷爷”,负责在家照顾乐乐。夫妇俩有两个儿子,一个已结婚生子。一家七口人蜗居在一个小三房里,虽然地方小,但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孔叔的孙子和乐乐从小相伴长大,早已不分姓氏。在他们家附近的公园里,街坊们经常看到年过六旬的孔清泉领着乐乐散步,不是爷孙,胜似爷孙。
2011年
政府特事特办,乐乐成功入学
乐乐一天天地长大,2011年,他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但因为没有户口,无法办理入学手续。老两口开始着急了,“乐乐的出生证在他妈妈的手上,没有那张证,上不了户口。没户口,孩子去哪里读书啊?”心急如焚的两人多方咨询、求助。曾有人建议老人家把乐乐送到民政局,向政府求助,但是他们怎么舍得。
“我们家里的称呼都是乱的,他喊我们做爷爷嫲嫲,喊我儿子叫阿哥,喊我孙子做细佬。”老两口在2009年有了自己的亲孙子,但是他们对于乐乐的爱非但没有削减,反而随着他的成长倾注了更多心血。
2011年8月11日,广州市领导大接访触动全城,梁姨来到了荔湾区政府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接访的领导表示:首先尽快解决乐乐的入学问题;同时,仍要寻找乐乐的亲生妈妈。
因无法在短期内找到乐乐生母,而孩子上学的问题又迫在眉睫,经过公安部门以及区、街等相关部门的多方协调和努力,特事特办,乐乐终于顺利在荔湾区一所小学入学,和同龄人一样接受义务教育。
2017年
民警执着奔波五年,乐乐终于入户
紧急的上学问题解决了,接着还有入户问题。2012年7月,孔叔夫妇曾向金花街派出所求助,寻找乐乐生母向某。小梅社区的社区民警刘平和分管社区警务工作的副所长梁伟林,了解情况后,接下了这个为小朋友“寻母入户”的重任,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执着奔波。
2012年10月,刘平查询到孩子的生父可能在浙江温州市居住,便与同事赶往温州寻找,无奈失望而归。
前往温州寻找乐乐生父期间,民警也多方周折从向某那里得到当年乐乐出生医院的地址,欲前往查询其出生证明。民警从温州卫生局了解到,在当地,小儿出生档案是从2006年1月开始录入电脑的,而乐乐出生于2005年,那时还是手写录入信息,查询难度很大,刘平与同事找遍有可能的医院,仍无果。
尽管像这样希望落空的情况在漫长的五年时间里不断上演,但刘平和同事们一刻没有忘记这个特殊的任务,锲而不舍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今年3月,孔叔在越秀区遇到乐乐生母并立即报警。后刘平与同事在金花街派出所对这个无情的母亲进行了长达7个小时的思想教育。乐乐生母终于在凌晨时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答应民警不再逃避,愿意配合解决孩子的入户问题。
5月25日,乐乐的入户问题正式解决,这一单离奇的“寻母案”终于告一段落。小朋友入户成功,孔家人心头的大石头落了地。
如今
乐乐收到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书
现在,乐乐的名字和亲生母亲写在一起,但是人仍住在孔叔家里。梁姨说,“乐乐说自己是天赐给我们的宝贝。我儿子和儿媳也说,只要入户问题解决了就是最重要的,孩子他母亲不管,我们要管。”
今年9月,乐乐就要升入初中,现在,他已收到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全家人都很高兴。两老现在的退休金有6000块左右,他们打听了一下,一个孩子读初中,一个月的花销怎么也要有3000块。想到这些,两人难免有些忧虑。孔叔说,想把孩子升学的事也通知他的母亲,也征求一下她的意见,不过尚未得到回应。
撰文 信时记者 李元源 见习记者 梁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