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位截瘫女孩高考658分 母亲背女上学十余年
李斯雯在出租屋内复习 资料图片
李斯雯和班主任贾复娟老师(左一)、妈妈杜桂芳在教学楼门前合影 新文化记者 张骁 摄
语文114分、数学146分、英语137分、理综261分,总分658分——今年高考,敦化实验中学高三20班的李斯雯交出这样优秀的一份成绩单。
“她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和她那颗感恩的心绝对有关系。”班主任贾复娟这样说,而在一旁的李斯雯默默点头。
“这些年爸爸妈妈为我付出太多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对我这么好,我想我怎么也得拿出点成绩来,要不然说不过去。”李斯雯说,这正是她这些年来拼命学习的原因。
这个5岁因病致高位截瘫的女孩,立志要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心理辅导师,6月26日,她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填在了志愿表第一位,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厄运:
突患急性脊髓炎致截瘫
2000年11月22日这一天,命运和这个原本平凡幸福的家庭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那时候孩子只有5岁,我和我爱人都在延吉市打工,日子过得还可以。”回忆起当年的事,杜桂芳记忆犹新。“下午1点多,孩子的奶奶来电话,说孩子忽然肚子疼。”杜桂芳说,她和孩子的爸爸赶回家里时,女儿已经疼得直打滚,满头大汗。他们赶紧带着女儿去了医院。
从延吉市妇幼保健医院到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再到长春的医院,杜桂芳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急性脊髓炎。
经过紧急治疗,李斯雯的命保住了,但是她的腰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从此依赖轮椅生活。
求医:
去了听说的每家医院
“那时候她得用激素类的药物,每天都得1000多元的药费,我们亲戚朋友都借了个遍。”杜桂芳说,自己在一家防盗门厂打工,丈夫则出去蹬三轮赚钱,当时,两人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付女儿的药费。
使用了激素类药物的女儿一天比一天能吃,常常嚷嚷要吃肉,可是为了治病,家里的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那时候我也才不到30岁,就觉得这日子过得没缝儿了,天天都偷着哭。”
为了给女儿看病,长春、哈尔滨、天津、北京……夫妻俩背着女儿,去了他们所听说的每一家医院。
“我和孩子他爸早就下定决心,不放弃任何治病的希望。”杜桂芳说,这些年来,她负责陪读,孩子的爸爸则拼命打工赚钱,养活一家人。
母亲:
十多年来 背着女儿上学
在北京求医的日子里,没有读过什么书的杜桂芳夫妻俩觉得寸步难行。“那时候我背着女儿,我爱人背着行李、衣服,和逃荒的一样。什么地铁啊以前都没见过,有些字也不认识,就感觉到哪去都特别难。”
从那时起,杜桂芳就决定,一定要让女儿上学。“当时没想过孩子学习能多好,我只是想着,至少得认字,到城里去,看路牌得能看懂,不至于走丢。”
抱着这样的想法,杜桂芳把女儿送到了镇里的小学。“当时孩子的姑姑在学校当老师,她对李斯雯很严格,做题时只要做错了就会打侄女的手板,但是李斯雯很少把题做错。”
就这样,十多年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杜桂芳都会背上女儿,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
岁月流转,杜桂芳的年纪越来越大,而李斯雯却越来越重。
班主任:
她鼓舞全班同学不断努力
2012年夏天,李斯雯没有辜负为了自己倾尽所有的母亲,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考入了重点学校———敦化实验中学。
“入学的时候,校长和我谈了一下,说今年你带的班级比较特殊,一是女生多男生少,二是有一名残疾学生。”贾复娟回忆起三年前的事,似乎一切还都在眼前。“我在班级等,但等来的是孩子的妈妈。她对我说,李斯雯在楼下,我从三楼的窗户望下去,女孩笑得那么灿烂。”贾复娟说,从那天起,李斯雯阳光般的笑容就印在了她的心里,三年来,她曾无数次看到过李斯雯这样的笑容,却从未见过她消极、失落过。
“她在班里人缘很好,每次考试成绩下来,总有成绩不理想的女同学找她哭诉,她总是劝到对方好了为止。”贾复娟说,班里甚至成立了“帅哥护花小队”,每次需要外出时,班里的四名男生就会变成李斯雯的“护花使者”。
“更重要的是,她永远都是班里最积极、最刻苦的一个。每次有孩子淘气、厌学,我就会在班里喊:‘往前看,往讲台边上看,看看李斯雯在做什么,再看看你们……’立刻就取得效果了。”今年的高考,高三20班共有36名学生考了600分以上,贾复娟说,她要感谢李斯雯,是她鼓舞了全班同学不断努力,才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
女孩:
梦想是做一名心理辅导师
“从她一入学,我们几个老师就在研究,她以后能报什么大学,什么专业。”贾复娟说,最近几天报志愿,她和李斯雯一起反复研究各个学校的招生细则和体检细则。“因为她身体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学校、所有的专业都能报考。”
作为一名理科生,李斯雯的梦想却是成为一名心理辅导师。她说,自己虽然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永远是积极乐观的,但在她心中,也有一些心理障碍。每次换到一个新的环境、认识新的同学和老师,让陌生人再次接受自己,这让她有一点点恐惧和不安。“我喜欢心理学,我希望以后自己能帮助那些心理上遇到问题的孩子们、病人们,为他们做心理辅导。”李斯雯说。
为了这个梦想,李斯雯首选的学校就是北京师范大学。“我知道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很好,那是我向往的地方。”李斯雯说。
■家人的困扰
如果女孩考到北京 一家人都得去陪她
杜桂芳说,为了能在自己和丈夫去世后,还有人照顾李斯雯,他们又要了一个孩子。如今小女儿已经上小学4年级,和姐姐关系很好,每天都帮姐姐洗脸。
过几天,报考的结果就会出炉,李斯雯能否如愿考取心仪的北京师范大学,到时就会见分晓。然而,杜桂芳考虑的却是实际的困难,一旦女儿考到北京,她和丈夫就得去北京陪读,小女儿也得转学到北京去,那里高昂的房租和小女儿的上学问题这些天来一直困扰着夫妻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