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节体育课!家长点赞,还希望发挥升学指挥棒作用
大洋网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广州各个学校开展体育课的实际情况如何?家长对此有何预期?他们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赞同每天一节体育课、校内和校外运动一小时的规定,希望发挥升学和学生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彻底扭转“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推动孩子养成良好运动习惯,服务终身发展。
教育部:中考体育分值要和语数外同分
《意见》明确指出,主要目标为到2022年,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更加健全,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到2035年,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
《意见》还提出,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要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高中阶段体育课程进一步发展学生运动专长,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
《意见》强调,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冰雪运动等专项运动技能。
健全体育锻炼制度,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组建体育兴趣小组、社团和俱乐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常规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合理安排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加强青少年学生军训。
10月16日,在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学校的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与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目前全国有一家,云南省已经做到了从今年开始体育中考与语文数学外语一样都是100分。而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立即启动体育在高考中计分的研究。”
广州学校:更好让体育服务学生发展
当前,广州各大学校开展体育课情况总体良好。
海珠区后乐园街小学依托多年积累的体育文化底蕴,以校园足球为重点,以点带面,从体育课程设置、特色项目、特色社团等方面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情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使学生毕业时能擅长两项体育运动。同时,该校以告家长书形式,将孩子在本年度体质健康水平的目标要求告知家长,请家长配合做好体育锻炼工作,并发放布置体育学科的家庭作业,每天邀请家长共同参加亲子锻炼。目前,学生具备较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体质健康总体水平处于区内中上水平。
对于“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规定,该校校长黄俊非常赞同:“校内体育活动时间通过课程设置,基本可以保障。校外1小时,需调动社会力量,一是开发及完善社区体育活动场地,为全民健身运动创造场地条件,二是扶持体育运动机构发展,盘活社会力量,另外从完善升学机制着手,转变家长重智育、轻体育的意识,做到学校减负、家长也跟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腾出时间去运动。”
她坦言,学校开展体育课存在一些难点,比如运动场地不足,设施配备不足,体育教师的师生比不高且专项较单一,体育社团活动的组织及“一校多品”的建设。未来,学校将按照《意见》要求加强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充分利用社会的体育资源,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大体育”课程体系。
黄埔区东荟花园小学凭借跳绳队、啦啦操队、田径队、舞蹈队等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校长郭云海透露,在2019年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抽测中,该校优良率达78.9%,位列全省第一。今年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要全面提升,优良率向90%发起冲击,合格率力求99%。
据了解,该校一直以来都是按照国家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早操和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运动一小时,“我们采用一至三年级小班化教学,四至六年级大班教学,充分发挥教师自身优势,满足学生不同的运动项目需求,保障课堂效果优质高效”。
他认为,要让各个学校达到《意见》提出的预期目标,最关键的是从小、从早让学生多参与体育锻炼与竞赛,发展学生身体素质,锤炼学生意志品质,真正让运动成为习惯。“学生发展运动兴趣,没有时间保障是不行的。如体育发展较好的欧美国家,他们的孩子课余时间大部分在各项体育俱乐部参与训练或者比赛,这一点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校内学的体育技能,校外需要训练强化才能更好掌握。掌握了运动技能,才利于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的形成。”
“最急迫的就是学校运动场地不足,我们要充分挖掘校内资源,规划学校中庭,校园主道路都准备打造成为可以让学生参加运动的场地。”他表示,在文件的引领指导下,学校将继续加大力度,在强体,强技的基础上,增加育的成分,更好地让体育服务学生的发展。
家长:很欢迎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
“我家孩子缺乏锻炼,肉都是松的。”家长吴女士无奈地说。吴女士的儿子东东今年上小学三年级,每天做作业+练琴就已经要“奋斗”到晚上10点,基本没有时间锻炼了。吴女士表示,自己也深知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确实有心无力。小朋友做事情比较磨蹭,只做校内作业和练琴一小时,一整晚的时间就耗掉了。因为没有上课外辅导机构也基本不留课外作业,所以减无可减,只能督促孩子提高效率。
孩子缺乏体育锻炼,除了身体不结实外,也缺乏坚强的意志,反映在学习上,就是面对难题容易放弃,抗挫力也不够。吴女士表示,在家庭难以抽出锻炼时间的情况下,希望孩子在学校能够保证体育锻炼时间。“如果能保证校内认真锻炼一小时,其实也可以。但感觉体育在学校比较弱势,很多排练、班级活动等都会占用体育课时间。而且我非常欢迎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吴女士说。
“康强之精神,必寓于康强之身体。”王女士表示,作为小学生家长,目前主要是配合学校的教学计划,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育方面做了一些短期规划,比如选择了广播操、跳绳、游泳、羽毛球等有利于发展柔韧性和协调性的运动项目。除此之外,长期来看,她会在培养孩子耐力,力量和灵敏性的基础上选择孩子感兴趣的项目比如篮球,长跑或者足球等项目深入练习,最终让孩子在体育锻炼上一专多能,“为孩子规划好系统、科学、个性化的体育锻炼内容,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家长许女士说,非常支持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锻炼两小时、体育成绩在中高考升学路径中的比重加重等政策。“曾经韩国非常重视娱乐产业的人才培养,很多孩子会去学唱歌跳舞,后来政策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体育锻炼,甚至规定要参与课外俱乐部训练,这也让韩国很快摆脱了学生体质下降的难题。”她希望,广州通过加强体育中考的设计,来带动学生在校内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科学性。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曾俊
图:受访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