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湿气泛滥山上毒蘑菇疯长 东莞人别乱采食 否则会致命!

14.03.2017  18:37

我市时下正值春季,气温回升、雨水充沛,菌类生长迅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误食曼陀罗等非食用野生植物引起中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亟须提高警惕。

△广东最常见的毒蘑菇" 白毒伞 ",又名致命鹅膏菌

全方位了解毒蘑菇

毒蘑菇又称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实体食用后对人或畜禽产生中毒反应的物种。我国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以春夏季最为多见,常致人死亡。

1、毒蘑菇的生长

每年三、四月份和七、八月份是蘑菇生长旺盛期,春夏季节雨量及温湿度适合各类野生毒蘑菇的生长。广东的三、四月份天气潮湿温暖,非常适合各种野外毒菇的生长。

2、毒蘑菇的毒性与毒素

多数毒蘑菇的毒性较低,中毒表现轻微,但有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极高,可迅速致人死亡。一种毒蕈可能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可存在于多种毒蕈中。目前确定毒性较强的蘑菇毒素主要有鹅膏肽类毒素(毒肽、毒伞肽)、鹅膏毒蝇碱、光盖伞素、鹿花毒素、奥来毒素。

3、毒蘑菇分布与种类

毒蘑菇在我国生长分布广泛,约有100多种,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余种。在广东地区,导致中毒人数最多的两种蘑菇分别是白毒伞(致命鹅膏)和铅绿褶菇,其中白毒伞的毒性最强,只要食用约50克(一两)即可致命,通常出现在山区、植物园等潮湿杂草丛生的地方。

2014统计数据显示,广东地区存在的毒蘑菇多达114种,其中5种含有剧毒,26种毒性较强,“白毒伞” 就是一种剧毒蘑菇。

4、蘑菇中毒事件统计

根据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提供的资料,从2000年至2014年3月,广东地区有案可查的蘑菇中毒事件近80起,中毒300人,其中死亡43人,95%死者是误食了致命白毒伞。

容易发生毒蘑菇中毒的几种情况

1、误食有毒蘑菇

是发生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些有毒菌与无毒菌外形相似或混杂生长,常常误采误食发生中毒。而以前可以吃的野生蘑菇,随着时间推移,或生长的地方有毒,也容易发生变异,成为毒蘑菇。

2、加工环节也可致中毒

即使是无毒的野生蘑菇,如果加工过程中没有煮透煮熟,食用后也可能发生中毒。

毒蘑菇中毒主要表现

毒蘑菇中毒一般是急性的,不同种类蘑菇导致的症状不相同, 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和日光皮炎型五种类型。 其中胃肠炎型和神经精神型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46小时,最短在进食毒蘑菇10分钟后即可发病,但预后较好。而 溶血型和脏器损害型中毒较为严重,脏器损害型是毒蘑菇引起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 通常在误食后6--72小时发病, 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症状, 一般持续1-2天后渐缓解。这时候病人易误认为好转而不继续治疗,但此时毒素逐渐侵犯人体各脏器。 病人中毒后2-5天内出现内脏损害,尤以肝损害最为严重,极易造成死亡。致命白毒伞中毒就属于这一类型。

如何预防蘑菇中毒

——

1、不要自行采摘野生蘑菇来食用。

2、不要售卖野生蘑菇。

3、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4、如果怀疑选购的食用蘑菇中混有不同类型的其他蘑菇,就不要购买和食用。

5、不要轻信个人“经验”和民间方法来鉴别毒蘑菇。

——

毒蘑菇中毒后怎么办?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如有市民 食用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症状,要立刻进行催吐,将未消化的毒蘑菇排出体外。 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5~10ml一次,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催吐后,务必立刻到医院诊治。同时,应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