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双翅”托起学子未来

09.06.2014  12:03

  ●本报记者 刘奕宏 王玉婷

  编者按:作为一所地方性高等院校,嘉应学院走过百年,是何种底蕴让她扎根粤东北山区,经历岁月风雨的洗礼,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不断发展成长,初步发展成为全日制综合性本科大学?近日,记者走进嘉应学院的美丽校园,零距离探营百年客家高等学府的人文魅力、发展成果,采写五篇《走进百年客家高等学府》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2013年这一年,被不少媒体称作“史上最难就业年”,然而嘉应学院毕业生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初次就业率依然达到97.62%,高出全省1.76个百分点。学院毕业生主要在广东省就业,其中到梅州市就业的毕业生最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27.81%,到省内其他地方基层就业的约占25%。同时,学生成功考研人数创新高,两项数据就像雄鹰的双翅托起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广阔空间。

  嘉应学院党委书记丘小宏表示,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育人才。他指出:“嘉应学院作为梅州地区唯一一所大学,应该成为梅州思想、文化、知识、学术、品格的高地,应该为梅州乃至国家培养更多优秀建设人才。衡量办学水平的首要指标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

   “接地气”拓宽就业空间

  梅州出产人才,面临的窘境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向外输送大量人才升学深造,回流人数比例偏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嘉应学院作为地方院校肩负起解决梅州基层人才缺乏的使命,在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的人才上下工夫。

  嘉应学院数十年如一日完善“接地气”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增强学生走出校园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人才的成长和出路找到一条结合之路。

  嘉应学院校长邱国锋说:“嘉应学院采取系列措施确保人才培养上水平、‘接地气’,‘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大学生村官班’及与企业的‘校企战略合作班’,为基层政府、企业定点输送人才,开辟出一条大学生就业的‘绿色通道’。”

  据了解,嘉应学院先后与香港盛家家居、广东长乐烧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鸿艺集团等20家企业合作共建企业人才培训班,目前累计开设人才培养工程48期,共培养了2252名学员。

  盛家家居董事长曾震宇表示,盛家营业点分布26个城市,高管50多人有70%为嘉应学院毕业生,100多名管理人员中嘉应学院毕业生比例也不低,嘉应学院为盛家的成长输送一批中坚人才。

  读研人数同类高校抢头筹

  记者在学生就业中心看到一份《化学与环境学院考研学生情况分析》,该院从2005年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开始,至2014年,就有163人考上硕士研究生,毕业和在读博士的也有13人。嘉应学院为毕业生提供另一种发展之路。

  据了解,至目前为止,嘉应学院共有600多名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之后考上博士研究生的也有近百人,考研人数在广东同类高校中居首位。

  今年,化学与环境学院首届应用化学专业的41位毕业生,有16人参加研究生考试,14人成功入围。该院毕业生廖友好博士表示:“从大学走来,我的成长之路无不浸润着嘉大的影响。首先,嘉大有一群学识渊博,甘为人梯的老师,使我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其次,嘉大的学习氛围浓厚,四年来一直执行的‘早上签到’制度,使我养成了‘早起读书’的好习惯。第三,嘉大‘勤俭诚信,立己树人’的校训始终鞭策着我。”

  廖友好于2007年从嘉应学院毕业后,先后攻读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和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期间接受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联合博士培养,获得博士学位。去年,她参与的一项科研项目(排名第二)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就业指引“贴心”四学年

  学校很早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启发学生从自我评估、环境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反馈修正等五方面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人生志向,树立大学期间的学业奋斗目标以及毕业选择。

  学生就业中心主任徐文生表示,学校对学生的成才和就业问题非常关注和重视,做到就业教育和创业指导“四年不断线”,每个学年安排有一定的课时。第一年进行职业的启蒙,树立学生的成才意识;第二年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逐步明晰职业目标,在学业和能力培养上作出规划;第三年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提升学生的应聘技巧;第四年让学生明了就业流程。

  近年来,学校通过“就业网”发布招聘信息,提供岗位8000多个,协助学生筛选求职机会。

  学业基础坚实、务实肯干的嘉应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比较严峻的情况下,依然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岗位上成长,成为地方建设的中坚力量。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