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井冈山时收到林彪何礼物当场扔地上?

10.04.2015  14:14

   本文摘自:《重庆晚报》2015 年4月4日A11版,作者:邓高如,原题为:《礼品与人品

  人活世上,无论高官显贵,还是普通百姓,最有一事难免俗:那就是“礼尚往来”。故《礼记》有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此足见礼节、礼仪乃至礼品,与人的社会交往何等密切了。

  有史为证:春秋时期,孔子在家招收弟子开坛讲学,这在当时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引起了鲁国国君鲁定公的注意,便派总管阳虎前去调研。孔子借故不见,阳虎便特意留下一只烤乳猪,孔子见到礼物后,也就只好备礼回访,构成了两者之间的交流。

  当今中央有“八项规定”,不准用公款请客送礼,不准在社交、会议场合赠送礼物和纪念品等等,正雷厉风行地贯彻执行,全党拥戴,万民点赞,我一万个表示支持和执行。

  然则,这并不说明坊间的一切礼尚往来都可以取消。比如帅哥爱上美女,送上一束玫瑰;小妹试探小伙,送上一枚领夹(表示想要给你爱,不知你是否接受);同学毕业,互赠一方手巾(意为我们分别后还能重逢);有作为的一对兄弟伙节日宴饮后,送上一副真皮手套(希望我们彼此都很真实)等等礼赠行为,至今也未曾消停过。假若你自己掏腰包,送朋友、同事其他更为贵重的礼物,纪检机关、社会舆论又何曾指责?

  显然,我这要讲的并不是这类正常的礼赠行为,而是非同寻常的送礼故事了。

  故事发生在多少年前的几位先辈大人物身上,其结局、效果与口碑,却大不相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蒋介石三邀毛泽东亲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8月28日下午3时37分,毛泽东从延安起飞的飞机降落至重庆九龙坡机场,前来迎接的陪都文化界人士代表郭沫若在与毛泽东握手时发现:毛泽东手腕上居然没有戴表。在那个年代,手表非常时髦,甚至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党国大员、社会贤达谁没有一块高级手表或带金链的怀表?毛泽东如此清贫俭约,让郭沫若深受感动。他预感毛泽东即将在重庆度过紧张而险恶的日日夜夜,而没有一块手表看时间,那是多么不方便啊!

  于是,9月3日下午,当毛泽东在他的下榻处桂园接见重庆文化界人士时,激动万分的郭沫若便情不自禁地从自己腕上摘下手表,当着翦伯赞、冯乃超、周谷城等社会名人的面,双手送到毛泽东面前。毛并未感到意外,当众欣然戴在了手腕上。

  这是一块欧米茄机械表,外壳为圆形,表径为4厘米,表盘字形“12”的数字下,有“Q”符号和OMEGA字样,表带为棕色牛皮制,产自世界钟表王国瑞士。关于这块表的来历,一说为郭沫若游历欧洲时所购,一说是在此前不久的1945年夏天郭应邀访苏时,由苏联朋友所赠。

  一块欧米茄手表,礼物不轻,价值不菲。一方送得真诚,一方收得坦然,收受方且佩戴终身,直至31年后他老人家逝世,此表才辗转送到了韶山博物馆(见《毛泽东遗物事典》)。

  此表的赠送,成了毛、郭友谊的一段美谈。奥秘何在?我以为那就是老朋友间的惺惺相惜,心灵相通,志向相符。送者情之灼灼,收者义之绵绵。这其中,既无它念,更无旁思!只有志同道合者的相互理解、支持、鼓励与帮助。正如毛泽东自己说得好:“谅解、支援、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知道,毛郭均为诗人,又同为革命者。那是1926年春天,在大革命中心的广州,时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并即将出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总政治部副主任的郭沫若,在全国农民运动委员会主席林伯渠的寓所里见到了一位身材瘦高、两眼炯炯有神的客人。客人主动迎上前去热情作自我介绍:“我是毛泽东。”郭沫若一听站在自己面前的竟是大名鼎鼎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毛泽东,甚是高兴,赶忙紧紧握住手说:“我是郭沫若。”两位不期而遇的客人,都久闻对方的诗名、革命者的大名,不意在这里首次谋面,交谈甚欢,从此结下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