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巷藏民国西式洋楼 琉璃瓦排水管至今能用
“王许光洋楼”已有70多年历史。(记者 陈栋 通讯员 李裕婷 摄)
琉璃瓦制的排水管沿用至今。
东莞时间网讯 在厚街官渡涌六巷里,坐落着一座虽然破落但仍不失气派的西式洋楼,在一片现代建筑的掩映下,这座洋楼显得古朴而端庄,附近居民称其为“王许光洋楼”。据悉,已有70余年历史。目前,该楼内仍有人居住。
70多年的琉璃瓦排水管沿用至今
“王许光洋楼”为砖混结构建筑,一共3层,宽约11米,高约7米,灰色的外墙,每层装有三扇细长的西式窗户,窗户底部雕刻着花纹,洋楼左侧有两个小阳台,围栏用20根竹节琉璃栏杆筑成,部分栏杆已经破损。
洋楼的右侧有一排翠绿色琉璃瓦制造的排水管,至今仍可以使用。王许光族人、今年85岁的王老伯介绍,洋楼“算起来已有71年的历史了,当时用琉璃瓦制的排水管沿用至今,在厚街而言,绝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王许光的小女儿王婆婆已年届古稀,她说,如今洋楼上的玻璃窗户和阳台上的琉璃围栏都破旧不堪,“但我小时候,洋楼非常气派,特别是阳光照耀着琉璃围栏柱和琉璃排水管道时,折射出的七彩光映衬在墙面上,非常好看。”
王婆婆回忆,当年,洋楼内还建有一个较宽阔的庭院,里面种有多种绿化树木和花草,一家人坐在庭院内十分惬意。
日寇入侵王许光帮乡亲出头解气
据王姓族谱记载,王许光出生于1914年,家庭贫寒,从小住在茅草屋里,后成长为一名私塾老师。机缘巧合,30岁的王许光当上了厚街乡长。
据《厚街镇志》记载,1938年10月,日寇从大亚湾登陆,东莞很快沦陷。“当时日本人经常在厚街大塘一带横行霸道,逼迫当地村民上缴粮食,并经常枪毙村民,导致人心惶惶,民不聊生。”王婆婆介绍,当时王许光不忍乡亲们接二连三被残害,遂决定与日本人谈判。
据年纪大的村民回忆,王许光熟读诗书,能言善辩。最终,在他的“连哄带骗”下,日本人同意高价向农户购买了一批“优质粮食”。然而日本人不知道,所谓的“优质粮食”不过是王乡长从村民家中收购回来的喂猪粗粮。日本人为此一次性支付了不少大洋,王许光拿到钱后,以真正优质粮食的价格付给了村民,大伙都对这位聪明的乡长竖起了大拇指。
当年最洋气的楼房如今仍有人居住
把村民的钱都支付完毕后,王许光发现还剩余不少,于是他决定建一间像样的大房子来光宗耀祖。1940年,东莞县长介绍了一个留洋归来的建筑师为王许光设计了一栋当时西方最流行的西洋建筑风格的房子,这让王许光非常满意。
王婆婆说,“那时,父亲为了省钱,请人专门从南海购买了许多二手砖头,砂石也是从海里挖的。”但对待乡亲们,王乡长一点都不吝啬,他高薪聘请了许多村民挑担子,三年后,“王许光洋楼”拔地而起。
等洋楼建好后,王许光才发现家里的钱财已所剩无几,他虽带着全家住进了当时全厚街最洋气的楼房,却也不得不在楼内养猪、种菜,一家人起早贪黑地编织席子和接一些手工活维持生计。大约十年后,该楼被政府征用为民兵部。
如今,“王许光洋楼”为王姓后人所有,里面租住着多位新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