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出硬招提升民族地区发展后劲 细至衣食住行
“政策措施细化到民族地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很实在、挺管用,相信我们这些后发区域将更有追赶的后劲和底气。”在民族地区工作多年的基层干部小陈兴奋地告诉记者。他说的政策就是我省《关于扶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起草历时三年、经反复调研征求意见完善,并于近日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
一次性推出系列重磅政策来扶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这在广东历史上并不多见。《意见》突出体现了“新、实、特、大”四个特点,即亮新招、出实拳、重特色、大力度,重点扶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发展。
同时,《意见》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保障措施,如建立省领导挂点联系制度,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等,研究和帮助解决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问题,推动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
财政转移支付“按最高标准”、给“特别关照”
当被问起民族地区最缺什么,当地干部群众最先想到的就是资金。针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当务之急,《意见》提出了许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新招,对连南、连山、乳源3个自治县进行“高配”。比如在测算分配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时,对3个自治县适用最高档次标准,在安排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时,对3个自治县适用最高系数,比本省其他地区高30%。
同时,省里还给予了“特别关照”,在实施激励性转移支付中的协调发展奖时,对3个自治县的综合增长率按6%起算;在安排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时,对3个自治县给予重点照顾,帮助3个自治县提高公共财政支出水平。
省里对民族地区的财力支持规模也在扩大。《意见》明确,2015-2017年省每年新增安排7个民族乡各200万元,用于提高民族乡统筹发展能力。同时,省每年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000万元,按专项资金管理,用于帮助民族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特殊需求和困难。
衣食住行“样样管”,提升民族地区群众生活品质
对于民族地区群众来说,重磅的利好还在于省里此次亮出的一系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组合拳”。尤其关注老百姓身边的路有没有通,家里的水干不干净,生活水准是否提高。
《意见》指出,重点推进国道G323线连南和连山县城改线、乳源上围至阳山交界段,省道S261线连山小三江至连南大麦山(连接二广高速公路出口),省道S258线乳源鸭麻湖至英德波罗交界段等项目建设,及时开展路面改造。特别是对民族地区公路(桥梁)建设的补助适用最高档次并提高补助标准,对国省道新改建和路面改造国省道新改建项目,省补助标准总体提高约15%,并提高民族地区县乡村道养护补助标准。
从小处着手,提升群众生产生活设施的水准,也是《意见》重点关注的。比如,支持连山德建水库和连南塘冲水库建设。全面解决民族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到2018年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
更为可喜的是,2015-2017年,省每年安排3个自治县各1000万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省将在民族地区安排的农村公路、农村饮水、流域治理、林业重点工程等公益性建设项目上,取消县以下承担的配套资金。
发展特色产业,产业扶持资金向民族地区倾斜
特色产业是民族地区实打实的资源。《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特色农林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和特色工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并点到了一些颇为接地气的法子,来提升民族地区的造血能力。比如,省产业扶持资金向民族地区倾斜,支持发展农林、特色旅游、民族文化、民族医药、民族手工艺品等特色产业,支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就是一大亮点。
《意见》还重视开发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提出重点支持连南南岗千年瑶寨、连山大旭山瀑布群旅游区、乳源必背瑶寨等19个旅游景区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升“软硬件”实力
一直以来,让民族地区群众引以为傲的就是他们的特色文化。《意见》突出当地特色,通过一系列举措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出2015-2017年每年在省级文化专项资金中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事业的支持。
省里还重点支持富有民族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意见》明确,重点支持3个自治县加强城镇规划设计工作,依托自治县城区,重点建设2-3个与城区配套服务、商贸活跃、民族特色鲜明的中心镇。
2015-2020年我省将有计划对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和历史文化名镇(乡)、名村(寨)、传统民居进行整体性保护,将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列为省专项工作并制定规划予以推进,由省给予资金支持。
少数民族大学生万元补助继续有,看病就业更容易
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最终的好处还要落到老百姓身上。《意见》明确,要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扶持发展卫生事业,提高劳动力就业水平,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
具体的措施有:继续资助少数民族聚居区2013年以来考上全日制高等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每位学生每学年资助1万元。支持连南、连山、乳源3个自治县扩建或改造一批中小学。
《意见》还鼓励更多专业人才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服务,每年增加100名大学生到民族地区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所需经费纳入省财政预算。民族地区在招录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可以有针对性招录少数民族人员。
为解决民族地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意见》提出2015-2017年省每年安排3个自治县卫生事业发展补助资金各100万元,用于加强民族地区的农村卫生事业医疗机构建设。
南方日报记者 辛均庆
通讯员 粤民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