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粤民警因公牺牲78人

03.04.2016  10:15
交警在执法中的危险系数也比较高(资料图片)。 记者莫伟浓 摄

    其中“过劳死”62人占八成 每年还有逾600民警因公负伤

    又一位人民警察倒在了自己深爱的岗位上。茂名民警朱伯致累倒在“飓风2号”收网行动告捷当天,经医院多日抢救,于3月29日16时去世。记者昨日从公安部门获悉,2013年以来广东公安民警因公牺牲78人,其中积劳成疾62人,占80%,此外每年有超过600名民警因公负伤。

    文/广州日报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曾祥龙、柯科

    个案:高烧39℃民警累倒在岗位上

    近年,假冒熟人进行电信诈骗,成为茂名电白一些不法分子的敛财渠道。2015年10月,朱伯致组织民警对“飓风2号”系列电信诈骗团伙案件进行侦查。为摸清嫌疑人的身份,他加班加点,多次带领民警进村调查,对4个团伙200多名涉案人员的身份逐一进行查证。

    “飓风2号”收网前夕,由于连续几个通宵加班工作,朱伯致受病毒感染发烧,连续两天高烧到39℃,但他坚持不下火线。在收网当天凌晨,他带病坐镇指挥。在成功收网抓获210多名嫌疑人之后,同事们劝他回家休息,但他仍坚持在单位指挥对案件余犯的抓捕。“我没事,吃点药就好。

    3月25日清晨,“飓风2号”成功收网,这是广东近年来破获案件最多、人数最多、团伙最多、窝点最多的一个案件。然而,当天下午,朱伯致却因身体不支累倒在办公室,同事们连忙将他送到医院。3月29日16时,朱伯致经抢救无效去世。在整理朱伯致的遗物时,同事们发现,他倒下时手头的笔记本上还密密麻麻地记着接下来的行动安排。

    22岁那年,朱伯致加入茂名公安局,一干就是30年。在同事眼中,朱伯致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凡事亲力亲为的人,为工作加班加点如同家常便饭。“又不回来了?”这是朱伯致的妻子最常在电话里问的话。

    朱伯致的手头,同一时期处理的往往不止一宗案件。在办公室主任潘永森的印象里,朱伯致连续半年多几乎没有在18时前下过班,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因表现突出,朱伯致曾荣立三次个人二等功,被授予公安部的专业技术人才三等奖。

    盘点:因公牺牲民警大都在40~50岁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公安民警因公牺牲1116人,其中烈士507人。2013年以来广东公安民警因公牺牲78人,其中烈士1人。

    在社会治安形势复杂严峻、公安保卫工作繁重艰巨的情况下,基层公安民警经常加班加点,许多民警积劳成疾,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现象时有发生。

    近3年因公牺牲的主要原因是积劳成疾、交通事故、抓捕遭袭。2013年以来因公牺牲78人,其中积劳成疾62人,占80%;交通事故9人,占11%;抓捕遭袭3人,占4%;其他(训练溺水、旧伤复发等)4人,占5%。

    据统计,因公牺牲的民警大都在40~50岁,以男性为主,所属警种以治安和交通为多。

    2013年以来,广东公安民警因公牺牲78人(男性77人,女性1人),平均年龄46岁,其中治安33人(其中派出所24人、治安巡警9人),占42%,交警15人,占19%。

    举措:从优待警2万民警参加心理辅导

    如何让长期奋战在一线的公安民警在生活、工作等多个方面得到充分的保障?

    据统计,2014年,省公安厅共组织功模休养活动6批次,休养规模达285人,批次和人数均达到历史新高。2016年,省公安厅出台励警12条措施,其中明确提出要组织千名功模休养活动。

    在心理关怀上,全省共开展心理训练近2600场次,参与民警8万余人次,为全省培养了近600名心理服务工作骨干,开通心理咨询电话25668个小时,接听心理咨询电话近1.2万个,回复各类心理问题的邮件4700多封;开展团体辅导1183场,参加民警近2万人次;共启动了近200次心理危机干预。

    此外,据统计,省公安民警医疗救助基金会近年来共为因公伤残、重大疾病和病危民警2002人发放救助金5627万元,向全省68个经济欠发达县6万多名民警,核发体检补助金16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