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技艺更应追求“活态”传承

01.09.2014  12:20

  [记者视点]

  ■王玉婷

  近日,本报开设“寻访民间文化技艺大师”专栏,记者深入基层采访了来自社会各界的8位民间艺人,有以竹编灯笼为绝活的传统艺人、以跟高手斗歌为乐的山歌大师、以刀为笔雕刻心中客家的木雕师傅、以泥土凝固客家风情的青年泥塑家,等等。他们个个身负绝活,且大都植根客家传统文化,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文化印记。尽管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让他们的“市场”变窄了,但他们仍在坚守自我,或正如刘沅声所言,“价值不仅仅体现为金钱,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收获”。

  在采访中,记者既为他们“深耕细作”让优秀传统文化技艺得以活态的传承和保护的精神而钦佩,也为他们费心经营的传家绝活正面临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困窘而扼腕。在崇尚流行时尚、快餐文化的现代化社会以及趋向量化、规模化生产的现代化市场,老传统、老技艺在新时代中无法保持“新陈代谢”,直接导致了传承难、发展难。“没了市场,没人愿意学”,竹编灯笼老艺人张焱祥的无奈感叹犹在耳边。

  由兴盛变孤独,传统文化渐成了“老年人说回忆,年轻人听故事”,但城市的发展不能缺失这些历史记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技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近年来,我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加强对传承人和传承单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加大力度寻找、遴选非遗项目。截至目前,我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客家山歌、广东汉乐、席狮舞、广东汉剧、五华提线木偶、埔寨火龙)、省级30项,市级84项。

  尽管如此,传统文化技艺是一种活态文化,延续和发展最根本的方法还是传承和传播。因此,还需寻找到跟现代的衔接点,让传统文艺与现代人生活产生共鸣。首先是营造良好的环境,在群众中普及,在群众中育苗。如山歌大师余耀南,他出版山歌论著,培养800多名学徒,让山歌文化被更多人所认知、认可;其次是大胆谋创新,市场化运作。以创新五句板唱出红火市场的兴宁钟柳红为例,他在传统曲艺式微的情况下,组建企业,改编传统五句板传本,丰富五句板演唱形式,每年赴各地商演200多场次。如此“活态”传承与典藏、展览等“博物馆式”传承相比,更能调动起人们支持和参与传承保护的热情,让传统文艺在生产生活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