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谈判为什么那么难?
新华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黄堃)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即将开幕,回顾近年来在哥本哈根、坎昆、德班、多哈、华沙和利马举行的一系列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许多人的感觉是全球气候谈判怎么那么难,一直都谈不完?
类似的困难预计仍将出现在巴黎,简言之就是如何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联合国气候谈判中的一个原则,意思是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但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在具体担负的责任上应有区别。比如谁应减排多少温室气体,谁该出多少钱,都适用这个原则。但一到区分责任的时候,困难就来了。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近日就表示,从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预备会的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的分歧主要是针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如何体现。
在减排方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10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说,该机构收到146个国家的减排计划,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据全球绝大多数份额。但即使这些国家的减排计划加在一起,到本世纪末地球气温的升幅与工业革命前相比估计还会达到约3摄氏度。但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官方网站,仍提出以升温不超过2摄氏度为目标。这中间的差距怎么办,是一个巨大难题。
这时要区别考虑的因素就不只是当前排放量,还有历史排放量和人均排放量。科学研究显示,温室气体在大气中长期存在并发挥累积效应,西方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两百多年间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2010年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约是发展中国家的3倍。但发达国家会不会在巴黎承诺加大减排力度,还要看谈判结果。
在资金方面,各国曾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协议,到2020年时发达国家应实现每年提供总计1000亿美元,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是总部位于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今年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这一资金总额还只有620亿美元。试想5年后发达国家如何兑现每年千亿美元的承诺,人们会拭目以待。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发达国家在上述气候资金方面“耍花招”,比如将原有的一些支持发展中国家项目包装一下,就号称是提供了气候资金。这种行为让援助资金实质上“缩水”,起不到应有效果。发达国家是否会在巴黎实诚地递交付款清单,也要看谈判结果。
可以看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两大难点——“减排”和“资金”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类似,那就是在一个群体中分配干活和出钱的任务不是件容易事儿。此外,一群人在议事规则上达成一致也不容易,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这同样是个难题。
气候变化谈判不像联合国大会投票那样依票数多寡通过决议,而是要获取全体参会方的认可才能达到满意结果。但世界如此大,各国的国情和诉求各不相同,这是谈判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次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仍在官网提出,所达成的协议要有“普遍性”,即让所有参会方缔结协议,并适用于该协议的所有签署方。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能否满足各方所愿,就要看参与谈判各方的诚意了。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