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高 拆迁户选房热情更高

31.07.2014  19:12

  “抽到了,是8楼,意头好,哈哈哈……”7月23日上午,知识城中安置区一期(凤山花园)第二批“分房”现场,76岁的枫下村村民刘阿婆拿着抽到的房号,咧着嘴开心地笑了。除了一户放弃,当日,包括刘阿婆在内的枫下村142户拆迁村民,分到了204套安置房。安置小区完善的配套,令分到房的村民觉得日子有了奔头。
  
  公开公平公正选房
  
  23日上午,九龙大道北侧的凤山花园内人头攒动,虽然烈日当头,闷热难耐,但仍抵挡不住村民们“分房”的热情。参与分房的142户家庭,老老小小,陆续来到分房现场,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期待。
  
  上午9点,分房正式开始。参与分房的村民先出示身份证、拆迁补偿协议、授权书,进行资格审查,然后等待按协议签约的顺序选房。选到房后,按手印、登记,公证人员在一旁监督公证,整个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据悉,安置房的分配,采取两轮形式选房。第一轮选房,以原户协议签约时间为顺序,由被拆迁人在划定的房源范围内自由挑选一套。第二轮选房,按照第一轮确定的选房顺序,被拆迁人直接抽签选择自己剩余的房号,一次一套,选完为止。
  
  “第一轮保证先签约的村民利益,支持政府工作的村民;第二轮是让后签约的人也有机会选到好房。”现场工作人员解释说。
  
  记者看到,为了程序公开透明,整个选房现场共有工作人员20人维持秩序,并设有指挥部、问询区、签到审核区、小区沙盘、选房区、签约区,在抽签选房区,还有监察部门对选房全程监督,每一道程序都定员定岗定责。
  
  据介绍,当日划定的204套房源分A、B、C、D四个户型,合计18800平方米,其中以82.58—122.16平方、两房两厅和三房两厅为主。
  
  据了解,中安置区分两期建设,一期总投资约4.2亿元,由6栋住宅楼和1栋社区综合楼组成,共728套住宅,均按精装修标准建设。内含地下室一层,设地下车库及人防区,可提供730个车位,计划安置枫下、何棠下、黄田、凤尾等四条村728户约1500人。
  
  去年10月,中安置区一期项目经过两年多建设正式交付使用,九龙镇首批52户征迁家庭已陆续迁入96套新居,告别多年来的农村生活环境,开始城市化、社区化生活。知识城社管中心工作人员说,下一步加大安置工作力度,今年9月底前完成中安置区一期全部分配工作。
  
  目前,该安置区二期约100万平方米建设正开展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并同步规划建设安置区家庭服务中心和邻里中心。
  
  小区环境美设施全
  
  据悉,中安置区一期通过借鉴新加坡经验,将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引入小区管理,给居民带来更多完善服务。同时按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全面推广太阳能、中水、光导、雨水收集与利用以及“三网合一”等新型生态节能技术,实现了房屋建筑绿色生态化。
  
  当日上午,记者现场看到,一栋栋崭新的高楼,错落有致,小区内亭台楼阁、绿树成荫,体育休闲设施一应俱全。据悉,分房前,不少村民已多次查看房屋的质量,多数村民表示满意。
  
  “小区内环境优美,设施较为完善,比以前的居住环境好多了!”村民刘先生说,以前的房子虽然在一楼,但没有天然气,还要出门挑水,哪有这个高楼大厦好,又有电梯,水电气安装到家。“小区绿化也这么好,又有健身的器材,日子真是越过越好。
  
  “楼层太高太矮都不好,这里比较大,客人多的时候好招呼,很中意。”枫下村刘阿婆虽然不识字,但对选房子俨然“行家”,已经来看过两次房了。她目前选的是三房一厅,用于自住,“自家还有宅基地,这边自己喜欢住的时候就过来。等百年归老之后再把房子给儿子。
  
  不过,由于该批次房源均为坐南朝北方向,也让个别对风水比较讲究的村民有些微词。“房子朝北,夏天下午太阳直射会很热,冬天北风正对着吹,会比较冷,而坐北朝南刚好可以避免这些。”村民马先生说。
  
  此外,村民马爱花因对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存在争议,放弃了本次分房。工作人员对其做了解释,一是根据安置工作方案,只能对协议确定的安置面积予以安置;二是如对合同还存有争议,应当向拆迁业主、代业主书面提出申请请求处理,但本次分房应当放弃。最后,马爱花选择了第二种方式。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