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气象为农服务 高要探索“互联网 气象”

23.11.2015  10:38
登陆高要区气象为农服务平台点击“稻谷”,平台马上显示高要区17个镇街种植稻谷的适宜程度。

  正值稻谷收获的季节,在高要区气象局,工作人员打开电脑,登陆高要区气象为农服务平台点击“稻谷”,平台马上显示高要区17个镇街种植稻谷的适宜程度,并形成气象服务专报,发送给农户。

  高要区是农业大区,建立了六大农业商品基地。高要区气象局开展农业气象试验研究,总结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开发了气象为农服务平台,将最新试验研究成果上报涉农部门,推广到农户中去。2014年,高要被列为中央财政“农业气象服务”试点县。该区初步搭建起观测在线、自动采集数据,业务平台通过云计算自动生成服务产品,滚动跟踪预报提高精准度,与农户积极互动的智慧气象为农服务框架。

   开发气象为农服务平台

  “10月21日到11月19日,各乡镇平均气温偏高,降雨量偏少,日照偏多,有利于晚稻灌浆成熟。各地应抓好晴好天气适时开展收晒和入库工作。”这是高要区气象局运用气象为农服务平台形成的水稻气象服务专报。高要区气象为农服务平台建立了农作物、用户、地理信息、农气资料、模型等数据库,与常规气象业务系统对接,通过自动采集气象站数据库要素,实现数据自动处理、自动制作生成产品,实现信息产品一键发布。

  据悉,高要区气象局收集了区内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生产决策者等150个重点服务对象信息,可及时将农业气象服务专报等信息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他们。

  此外,区气象局还探索建立了“12379”国突专用客服平台,与气象为农服务平台衔接。用户打电话进来咨询时,系统会根据数据库显示来电用户基本信息和可能需求,结合实时天气,通过人工、自动语音、短信、传真、邮件等方式来解答,现场不能解决的还可以转给专家答疑。同时,还开发了基于手机微信平台的为农服务App,主动向订阅用户推送为农服务产品和科普知识,并在区政府网站建立了农业气象服务网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