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与粤港澳气象部门联合会商集众智研判冷空气发展趋势及影响
“今天很高兴能与中央气象台以及广东、澳门的同行讨论冷空气形势。”12月7日10时许,在一段亲切的开场白过后,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马伟民开始阐述自己对天气形势的判断。此刻,冷空气正大举南下,给南方多地带去低温雨雪天气,且影响将远及华南一带。中央气象台、广东省气象台、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适时启动联合视频会商,研判冷空气发展趋势及影响。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公众而言,寒冷是一种较为陌生的体验。就在12月2日,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的塘家站还监测到了高达30℃的气温。正因如此,寒潮可能带来的大幅度降温,对珠三角地区而言,格外受到重视。2016年1月,香港遭遇寒潮,大帽山结霜、路面结冰,导致100多人因不堪严寒而病倒,或因路面湿滑摔倒受伤。而在今年1月至2月,香港再次遭遇寒潮,香港天文台连续263小时发布寒冷天气警告。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地和港澳气象预报员走到一起,合力预测即将袭来的寒潮天气。
会商开始,大屏幕连通内地和港澳,预报员们的心由视频会商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代表中央气象台发言的是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他简练陈述冷空气的整体形势,并分别对香港和澳门的天气形势进行分析。随后,马伟民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气象处代处长刘英伟、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卢山接连发言。最低温度出现在何时?变温幅度有多大?会出现降雨过程吗?风力状况如何?预报员们的关注点,都聚焦在公众最为关心的寒潮影响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马伟民展示的幻灯片中,使用了依据中国气象局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全球/区域通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GRAPES)全球模式绘制的气压形势图。中国气象局“十年磨一剑”研制的GRAPES,已经在更广阔天地间发挥作用。
近年来,中央气象台与港澳气象部门的互动越来越紧密。继今年9月举办三地联合视频会商,共同研判台风“山竹”发展趋势后,此次又在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寒潮侵袭时,再次启动联合会商。对做好区域防灾减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而言,越来越成熟的会商机制,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气象报记者刘钊 李一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