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要求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科普等各项工作

12.05.2015  13:02

   中国气象报记者唐淼报道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科学减灾 依法应对”。5月11日,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组织做好2015年防灾减灾日宣传科普等各项工作。通知要求各级气象部门通过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提升防灾减灾工作的科学化和法治化水平,普及气象灾害科学知识,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避险自救能力,推动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一,丰富宣传教育内容,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结合防灾减灾日主题,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专题报告会、防灾减灾重要活动等,全面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通过组织内外媒体,尤其通过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以专栏专题的形式集中报道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组织气象信息员队伍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将气象防灾宣传材料免费发放至公众手中。结合区域气象灾害风险特点,以城乡社区、学校和企业等为平台,针对不同气象灾害和受灾主体,普及防灾减灾基本技能。充分利用全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普及本地主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标准和防御指南,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和避险自救技能,让社会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务工人员、工矿企业职工等高敏感人群知晓各类灾害风险及其分布、最近的避难场所位置和行走路线、逃生自救及互帮互救的基本技能。

  第二,联合多部门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活动。牢固树立主动减灾、综合减灾和灾害风险管理理念,结合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会同民政、水利、交通、市政等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联合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做好学校、医院、居民区、机场、城市地铁、火车站、大型商场、影剧院、城市地下管网等人口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的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制订防范处置预案。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依法开展治理活动。

  第三,积极组织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演练活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省(区、市)气象局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灾害风险、灾害特点,按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有关内容,组织相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城乡社区、建筑工地等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演练活动。通过演练进一步规范各类气象灾害的应对处置程序,确保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位。

  来源:中国气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