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广州日报】气象部门提醒市民留意官方权威预报 以免行程受干扰

14.04.2015  12:36
  明天,广东将会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这次降雨过程后,南粤大地将有可能正式进入汛期。气象部门提醒,市民要留意官方发布的权威预报,勿被小道消息干扰判断。

  根据预报,今天夜间到后天早晨,粤北、珠江三角洲和粤西大部有大雨局部暴雨,其余市县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广州在明天也将出现大雨局部暴雨。尽管今年广东已经下过雷雨,前几天冷空气来时广州还在半夜打雷下雨,扰攘了一番,可是这一次降雨过程势头更加凶猛。从多年平均来看,广东从气象上开汛的日期为4月6日,今年汛期已经“迟到”了一些。气象部门的标准是,每年3月1日起,广东省86个人工测站中累计有二分之一以上日雨量≥38毫米的日期,即为开汛日。如果这次没有达到入汛标准,下周末广东还有可能再次遭遇强降雨。

  气象专家告诉记者,在广东省内,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降水都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时间段。一般来讲,4月至6月为第一个多雨季节,降水大多由冷暖空气作用、季风的暴发等所致;7月至9月为第二个多雨季节,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是主因。这两个雨季带来的大量降水会导致河水的显著上涨,因此叫做汛期。两个多雨季节时间一前一后,就有“前汛期”和“后汛期”之分。华南地区有明显的前后两个汛期,而其他区域主要以一个汛期为主要特征。

  台风“流料”致部分市民更改行程

  汛期将至,多种天气现象都可能出现,今年第4号台风“美莎克”生成后,拥有百万粉丝的新浪微博用户“新浪厦门”在转发微博时,冠以“高颜值17级超强台风美莎克清明后影响福建”的标题。

  此后,大量营销账号开始转载该微博,并附加“65年来最强台风”、“17级超强台风将于清明后正面袭击”等吸引眼球的标题。该信息迅速扩散并被大量转发到微信朋友圈,进一步引发热议,部分市民因为该消息变更甚至取消了清明假期的行程。

  尚未建立气象信息传播监控机制

  广东省气象局在反思此事时提出,目前有关部门尚未建立气象信息传播监控机制,从3月31日下午事件开端到4月4日官方媒体开始辟谣,经历了4天,没有在更早的信息发酵期监控到事件,影响了处置应对。

  网络媒体传谣的违法成本较低,违法后被查处的力度不够,使得其可以为追求点击率任意发布谣言。但此事也暴露出气象部门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服务渠道公众影响力不够大,权威性不够强的问题。

  (广州日报记者叶卡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