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图车陂广氮分馆升级改造后变身博物馆,展出大量历史老物件

11.10.2019  15:03

博物馆还原职工宿舍的内部情景。信息时报记者 卢舒曼 摄

博物馆展出的广氮职工工作服及生活物件。信息时报记者 卢舒曼 摄

大洋网讯 今后,天河街坊去博物馆不用走太远,家门口就可以观展。昨日,记者走访发现,位于天河区车陂街广氮新村小区的广州图书馆车陂广氮分馆升级改造后,摇身一变成为“图书馆+博物馆+”的综合体,不仅存放报纸、图书,还摆放大量广氮厂职工证件、粮票、纪念杯、奖状、老照片等历史物件,并设置宿舍内部情景再现,让人置身其中犹如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图书馆改造后变身博物馆

广州图书馆车陂广氮分馆位于广氮新村小区,面积约270平方米,门外挂有“天河区博物馆广氮社区分馆”的牌匾。记者发现,图书馆比以往更加宽敞,这是因为在升级改造过程中,改变了空间设置方式,图书区和阅读区更加分明,“广氮岁月 天河印记”展览融入其中。

该展览分为前言、天河区现代工业发展概况、广氮初建、稳步发展、声名远播、勇闯挑战、结语等7个部分,涵盖了广氮厂从建设、发展、辉煌到结束的历史阶段。展品包括老照片、信笺、文件、证书、粮票、工衣、印章、奖杯、拨盘电话等历史物件。此外,图书馆一些角落摆放了电影放映机,还原了职工宿舍的内部情景。据了解,这些藏品共200多件,均是居民自发捐赠所得,见证了广氮厂43年的发展历程,向市民大众展现了新中国时期天河地区的工业记忆。

广氮图书馆管理员吴先生是广氮职工后代,对于广氮博物馆的建成感触颇深。“这个‘广氮开拓者’纪念花瓶,是1988年广氮企业颁发给1958~1960年参加建厂工作的老职工,我父母分别有一个。”吴先生指着藏品介绍,粮票、菜票等用餐凭证,都是他的儿时记忆。市民黎女士来图书馆还书,恰好被馆内的藏品吸引。“以前就听说过广氮厂,但不了解它的历史,如今看到这些藏品觉得很有趣,很多东西我们以前也用过。

天河启动“博物馆+”新模式

天河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河区与广州其他区的特色不一样,近年来一直在思考重塑天河文博发展新形态。广氮博物馆作为首个社区博物馆,是天河区启动“博物馆+社区”的新模式实践。天河区将依托天河本土不同社区的自有文化特色,帮扶辖内各街道打造社区特色博物馆,在保存、保护社区文化印记的同时,营造良好氛围,让老百姓在身边就能找到“乡愁”,形成天河文博发展“以点带面、多点开花”的模式。

该负责人表示,除了车陂广氮博物馆,目前,天河区正在筹划以工业、高校、体育等元素为主的小型特色博物馆,让“博物馆+”理念融合更多元素,同时欢迎天河居民把身边的老物件捐赠出来,共同打造天河区的“文化记忆”。

(信息时报记者 卢舒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