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守护神”何万松:感谢群众都记得我

21.05.2014  16:52

  人民网韶关5月12日电(谷欣航)风起南粤,实改笃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广东全省各地聚焦“四风”正衣冠、改作风,成效初显,涌现出一批优秀区县和党员干部典型。由人民网和广东省主要媒体组成的““微看广东.官微走基层”采访报道团队,即日起将深入韶关、河源、佛山、广州的最基层,为您还原让广东一线群众心头满意的人和事。今天,采访团到达了广东基层行的第一站-岭南名郡“韶关”,见到了韶关市浈江区公安局水上派出所副所长—何万松。>>点击查看专题

  (广东韶关公安局浈江分局和平派出所副所长 何万松)

  1艘冲锋舟,4个人,50公里水路,365×24小时“工作制”,这四个词条足以为韶关水上救援队的民警们印制名片。9年来,何万松带着3个弟兄在韶关市区三江巡护救生,期间打捞尸体200多具,救过的人更是记不清了。天热一身臭汗、天冷手脚发紫;夏天尸体恶臭满蝇、冬天河水寒冷刺骨。一位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曾对何万松说:我宁愿继续抬我这边的尸体,也不会和你们换工作。

  此话并不夸张,何万松所从事的水上救援、捞尸工作,很不好做,也不是人人都能做。 从自然环境层面来说,夏天最热的时候,因为水上反光,一天能晒脱三层皮,一个月都恢复不了;从客观条件来说,捞尸所用的工具非常简陋,平板船一只,用绳索套住尸体的脚部,整个过程需在20秒内操作完成并保持尸体的完整,以供法医后续鉴定;从被救落水者的层面来说,他们大都已失去理智,如果危急关头救援方法不当,会造成民警和落水者双双溺亡的悲剧;从工作性质上来看,韶关市水上救援派出所实为一套班子,两套人马,何万松等四位民警许多年来是在兼职做这项工作,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随叫随到,半夜一两点出警已是家常便饭,一年里面很少能像普通人一样正常休息。“练就够好的体能素质,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秉持拿手的业务素质。”何万松认为,这些是做好这份本职工作的关键。

  一个党员干部品行如何,老百姓心头自有一杆秤。韶关当地群众对他最多的评价是“为民着想、正直、不怕苦不怕累”。何万松觉得自己从警42年来的最大成就,就是感觉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群众做了一点点事,但是群众都记得他。这份朴实的信念,也成为他在基层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动力源泉。

   微看广东·官微走基层”专题:

  http://www.people.com.cn/GB/347065/349026/384744/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