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未来16年的广州“水地图”!广州这样“画”出城市河涌水系发展蓝图
大洋网讯 昨日,15届94次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广州市河涌水系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结合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将全市划分为北部山水涵养区、中部水廊修复区和南部河网保育区三个水系布局分区,并按分区提出规划水面率和水系建设指引。《规划》明确到2025年、2035年全市河湖水面率达到10.23%、10.27%。
《规划》首次全面划定并整合全市主要河流、河涌、水库及雨洪调蓄湖临水控制线,并以临水控制线为基准两侧外延一定宽度划定管理范围控制线。临水控制线和管理范围控制线共同构成水系控制“一张图”,为今后实施水系保护和监督管理提供了基础依据。
总体目标:
“水通、水宁、水活、水清、水美、水智”
据介绍,本次规划范围为全市现状1368条河流(涌)、368座水库、10座雨洪调蓄湖泊以及规划新建的河涌和湖库等水系,核心内容为河湖水面率规划及水系控制线划定。
《规划》提出,依托广州山、水、城、田、海的空间格局,遵循江、河、湖、库水系本底特征,以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及滨水生态环境建设为核心,水量、水质和水生态并重,防洪、排涝、治污、河道治理和环境改善统筹兼顾,全面优化水系循环网络,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完善水系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实现“水通(水系网络通畅)、水宁(防洪排涝达标)、水活(生态水量合理配置)、水清(水体水质改善)、水美(滨水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良好)、水智(运行调控科学合理)”的目标,助力广州打造“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
在河湖水质控制方面,到2020年底,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省下达广州的目标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
到2035年,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进一步提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高标准稳定达标;划定水功能区的水体稳定达标。
根据广州市河涌水系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到2025年、2035年,全市河湖水面率达到10.23%、10.27%,河湖生态护岸比例将达到90%、100%。对于排涝设计标准,规划到2020年实现主城区、副中心排涝标准不低于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成灾,并采取综合措施,有效应对50年一遇暴雨。外围城区不低于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成灾,并有效应对30年一遇暴雨。新型城镇不低于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成灾;在农田及生态保护区,现行的除涝标准为采用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成灾,到2020年乡村和农田区将实现不低于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成灾。
水文化建设:
在花城广场打造“珠江左岸人文景观带”
根据广州“北—中—南”的生态特征差异,结合“主城区——副中心(南沙区全域)——外围城区——新型城镇(相对独立的建制镇)——乡村”的城市空间分布和功能定位,《规划》将全市划分为北、中、南三大水系布局分区,自北向南分别为:北部山水涵养区、中部水廊修复区、南部河网保育区。三大片区水系的功能定位分别是:北部山水涵养区依托层峦生态屏障,涵养青山绿水源头;中部水廊修复区领跑未来宜居城市,打造新兴水城典范;南部河网保育区立足蓝色生态基底,维育一方湿地氧吧。
在水景观水文化建设方面,广州将以珠江为纽带,优化提升“一江两岸三带”滨水景观,全面打造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河湖滨水空间,营造“踏水归畔”“踏水为乐”的亲水休闲氛围,助力全市塑造依山、沿江、滨海特色鲜明的城市风貌,构建安全的水生态格局。
结合“一江两岸三带”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布,大致可划分为6类景观功能区:绿色防护型景观功能区、生活休憩型景观功能区、商务休闲型景观功能区、旅游观赏型景观功能区、城市郊区的自然原生型景观功能区、历史遗址的历史文化型景观功能区。
在布局上则提出“三纵五横多廊”的生态廊道网络骨架,以30条骨干河流为纽带,规划构建“三纵、三横、多廊”的水系廊道网络。
三纵为流溪河-珠江西航道-洪奇沥水道、蕉门水道、增江河-东江-狮子洋三纵向水生态景观廊道。三横为珠江前-后航道、沙湾水道、横沥-凫洲水道三条横向水生态景观廊道。多廊指其余骨干河流及各区一类河涌。水系廊道具有栖息地、通道、过滤、源、汇等多种生态功能。
结合城市水景观功能区划,广州还划定了城市水文化建设范围。在历史水文化建设方面,分为沿江近现代工业遗产区、丝绸海路古港区、岭南水乡生活休闲区、岭南田园自然名胜区、岭南历史村镇特色区和自然历史名胜特色区。在现代水文化建设方面,广州依托新城市中轴线、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等现代都市旅游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及旅游产业链条,发展都市观光旅游、会展旅游及创意文化旅游。如在亚运公园、花城广场、猎德涌等基础上,打造“珠江左岸人文景观带”。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