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位权威专家汇聚红满堂 为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出谋划策

24.08.2015  02:56
我校召开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论证会     8月23日,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论证会在红满堂报告厅举行,由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国内21位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改革方案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斌伟主持论证会。   我校党委书记李大胜介绍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总体规划、改革方案、目标举措和重点学科建设计划     论证会上,我校党委书记李大胜介绍了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总体规划、改革方案、目标举措和重点学科建设计划。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17个单位的权威专家们,分组对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规划及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并形成了专家组意见。         专家组一致认为,学校总体规划及改革方案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特色鲜明,定位准确,符合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学校结合实际,深入客观地分析存在问题,较好地把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相结合,提出了关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学科结构及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等建设目标,切中当前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学校提出的内涵提升、服务创新驱动、综合改革等举措较好地体现了转变发展方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作物、园艺和林学植物类学科群”等5大重点学科群建设项目提出的建设目标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能够为学校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分组论证     同时,专家们认为,学校要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建议学校进一步强化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加强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学科的特色发展,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以“大视野、大思维”凝练重点发展学科,以“少而精”人才、资金培育一批新兴学科;进一步重视研究生培养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适度加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在设置责任目标的量化考核指标时,要注意到教育科技投入的产出滞后性特点,兼顾好指标的前瞻性、科学性与可行性;资金使用要突出重点,兼顾平衡,既要考虑重点打造的学科群,又要尽量促使这些学科群对其他学科起到带动或协同推进作用。   专家组组长及各学科项目组组长反馈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北京大学朱玉贤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汪懋华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崇光还分别代表专家组和各学科项目组,就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相关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李大胜代表学校感谢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关心和支持,感谢专家组的高度评价以及提出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他表示,各位专家为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为学校谋划和推进建设与改革送来了一场及时雨。学校会高度重视专家组提出的宝贵意见,把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完善体制机制,细化措施、精心落实,确保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斌伟主持论证会并讲话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斌伟在讲话中指出,华南农业大学作为整体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既是学校本身优势和实力的体现,也是学校抢抓机遇,争创一流的需要。他希望我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兼顾全面,进一步优化以目标为导向的发展思路,完善总体规划;进一步创新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举措,做实改革方案;进一步落实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价,加强资源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希望学校根据专家论证会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总体规划、改革方案、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计划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于9月初上交省教育厅。     校党政领导、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招生就业处、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处、研究生院、人事处、财务处、后勤处、国际交流处、设备处、重点实验室建设办公室、图书馆、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教育学院及创新创业学院主要负责人,以及五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组成员等参加了论证会。       (文/蒙丽 图/陈芃辰 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