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听涛:在细腻精致中挥洒潮州情怀

13.04.2015  08:08

  漫步在黄国钦的散文中,所有那些带着南方朦胧湿润的格调气韵、风格主题、情趣意味都扑面而来,在这些散文抒写记叙的每一种具体情景中,都能感受到置身于历史时空与生命相接的情怀,不论是在记忆中凝止的过往文化,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流传的凡间人事,这些散文中流荡出的生命气息都让人触景生情,它们因此可能成为不断追忆个人生命与文化精神的情境。  一片生活土地就是一片文学天空,一种生存就是一种审美,一种生命气质就是一种风格情调。黄国钦的散文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潮州的生活风情以及与之相应的生命气质,这种生活风情和生命气质典雅精致、细腻深长,它们灵动地流荡在黄国钦的散文中,散发出一种有灵性、有慧悟的柔韧湿润气息,而黄国钦的散文中的潮州,为黄国钦所描写的这片土地上的一切,也为黄国钦的散文风格形态,提供了最生动合理的发生背景。

  散文什么都可以写,但并非什么都要去写,散文不能散写,而是要集中去写。黄国钦的这些散文,将主题、情趣、内容、形式都集中于潮州的风情和生活,并将这样的风情和生活紧密结合于与地域相关的特有生命感受,从而形成并显示其与主题和形式相关的精雅风格主调。这些散文中不仅描写了风物,而且描写了人情,天地与人性、历史与现实、生活与艺术水乳交融,不断生发或沧桑、或灵秀、或个性、或普通的种种情景和行为,但都体现出一种共同的典雅悠长的人文气质与生存品质。 

  随意翻开黄国钦的散文篇章,你会发现,潮州都是中心,无论在哪里、写什么,作者的情趣和感受都离不开与潮州相连的思绪,正是潮州情结和潮州气质,带动引发了这些散文中的一切动人之处。在黄国钦的散文中,写了天南地北,写了潮州以外的其他地方,但你会惊奇地发现,黄国钦写得最好的篇章,都是写潮州生活、人物、风俗、民情的,而没有直接写潮州生活的其他篇章,也都隐约不断地与潮州生活丝丝相连。

  当黄国钦写广州、上海、北京、草原、高原时,总是以一个潮州人的视角和情思写出那些人事风华和历史变迁,总是如梦如幻地环绕着潮州生活去联想、去比较、去挥发、去回返、去展开。有时,看似黄国钦在写与潮州无关的风物人情,其实,与其说这些散文在写潮州之外的事物,不如说潮州之外的天地为这些散文提供了背景,而潮州又为描写其他生活提供了背景。

  一种有情趣和风格的抒写并不容易,仅仅写出某种地域风情并不一定是真正的风格表现。大家都在写各自的地域生活,谁在乎谁?谁影响谁?中国当代散文写哪个地域的没有地域色彩?赏玩哪里的山水风物不能写出闲情逸致?写哪里的在野情愫不能以风俗生活逃逸现实生活?地域性不是根本的,从地域性描述中体现什么才是根本的,作品中所包含的人类性和审美性情怀才是根本的,作品能写出一种情趣和风格才是根本的。

  在黄国钦的这种风格性散文形态里,写什么并不重要,写山写水写物都不重要,在这些作品里所记录的地方风俗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由所写的去体现什么,重要的是这些散文的作者能挥洒出一片生命气质,以此走进生活,而不是逃逸远离身边生活。黄国钦的这些散文表现出一种曲折幽深地进入生命体味的情趣和风格,像《烟雨潮州》、《千古风流潮州城》这样的篇章,既可以体味到清爽的语言感觉和精雅的审美情趣,又可以感受到优雅的生命风情与明媚的主题格调。

  不同的人、不同的生命品质,会写出不同风格的散文,在黄国钦的这些散文所突出的同一个潮州式生命主题之下,在这个基本主题所构成和引导的同一种风格之下,黄国钦的那些篇章并不随心所欲,那些篇章有目的、有方向、有组织,它们的独特性恰与这些散文所描写的人物风华相得益彰,它们所散发出的某种当代审美气息,既是文学表现,又是生活表现。像《花草含情》,以诸多潮州特有的花草植物作为象征来带动叙事抒情,让人产生一种淡淡的哀伤和遗憾,却没有仇视和憎恨,反而产生一种优雅的惋惜与怀念。

  这样的风格与内容、意义与形式、生命与文学的结合,体现出作家笔下生活中所包含的生活命运,这些命运从那些被记述、被诉说的古典风物起,一直延续进当代生活中、延续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所以有了作家笔下对那些凡人小事的深刻记忆、对千古潮州的风流记忆,这种记忆散发着独特的文化与生命融合的气息;所以那些篇章会以一种普通的潮州情味、潮州景观、潮州风物为主题,记录了人间往事,却体现了黄国钦的现实情怀。

  有意味的是,一些地域历史情景虽已随时代过往,一些风俗生活虽已风流云散,但在黄国钦的散文中,这些可能被遗忘的情味却仍然韵味悠长,保留在人性和生活的深处。在时尚中国的日常生活中,一些现实中的自然风光、文化遗迹虽然仍能时时相遇,但也常常只是生活中的习惯事物或者观光游览的对象,难得有人去从中体味和发现。但在黄国钦的这些散文中,那些风光景致却不仅是停留在物理世界中,也停留在精神世界中;不仅是停留在时尚变化的现实世界中,而且是端然不动地停留在我们的心神情绪中,由此,那些被描写的种种情景将天地人融为一体,似乎会长久存在下去。

  怎么写出一种既有风情又有感悟的情景?怎么写出一种既有情趣又有意味的生活?种种新的散文写作已演变得没有一定之规,但黄国钦的这些散文以一种严谨的散文经典写法为主,将诸多生命、生活、历史、审美因素流畅地融合在作品中,形成了流荡灵动的风格格调,带动引发人物与景致、古典与当代、想像与现实并存的风格氛围,点染情趣盎然的生命情味和艺术感觉。

  这样的遵从经典方式的写法、这样的有经典传统的风格,写出的是一种细腻深长的感受,这样的感受会缠绵在人们的生活中、流转于人们的生命中。这是因为,这些散文有一种根基深厚的审美生命感受引导,支持这些诉说的某种精神和艺术根基,或者说这些情景诉说所包含的某种生命核心,并没有真正远逝于我们的时尚生活。黄国钦的这些散文抓住了这样的生命核心,这些散文将历史变化都融进这些深情的生命诉说中,由此既可看到历史的如歌节拍,又可看到潮州生活的点滴变化,还可看到时代人生的波光潋影。

  这是一种审美态度,也是一种生命态度,实际上,一种审美态度就是一种生存态度。在黄国钦的这些散文诉说中,明确地将一些一般化的生活情景转化为生活事件的审美需要,将普遍的感性主义转化为生命的审美直觉,在这样的由世俗生活转化为美的生活的写作时刻,才能够将那些普通人习惯的日常事物写出情趣、感觉和意味。

  所以,点点滴滴的纪录都流淌在生命与审美的结合中,这里面有文化也有人物,有故事也有风情,不仅能吸引那些专业的文学写作者和文学爱好者,也能吸引普通人的兴趣。那些朴实的生命意味和欢欣的生活情怀、那些流光溢彩的景致风物和流畅干净的表达,都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作者自己的散文情趣和风格,而集中的主题和专注的情怀,更让这种情趣和风格的表现绰约多姿。

  黄国钦这些散文中的人物和故事尽管各有不同,其对生活进行表现时的专一度却是相似的:那些人物和故事必须注入以什么方式而存在,才会有灵气,而黄国钦在这些散文诉说中注入的是一种潮州式精雅细腻品质,即是说,这样的散文存在必须注入潮州地域的生存方式,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表现和生活表现。

  除却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传承气息,潮州自身的典雅精细气质在这些散文中突出地体现为一种生命气质,正是潮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传承,孕育了潮州人的气质,而潮州人气质也创造了这份文化气质,这些在黄国钦的散文中杯觥交错,恍然生发一种神韵。  从《烟雨潮州》的湿润细致,到《向南的河流》中的悠然遥远,从《花草含情》的花树象征,到《碧野回乡》的乡思乡情,都让来到这些散文中徜徉的读者深深感受一种气质,这种气质吸引了众多读者将一种生活向往寄托在这里,这种气质几乎浸透在潮州情景的每个角落里,浸透在这些散文的每个细节中,甚至浸透在这些散文的诸多语句中。

      来源:潮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