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深读:汕头华侨试验区聚合效应开始呈现

06.08.2015  09:10
目前,在华侨试验区范围内注册的企业已有1330家,注册资本总额近130亿元。如同一辆行进中的列车,华侨试验区正承载着社会各界的期盼向前驶去。

  广澳港区建成已经投入使用的5万吨级泊位。南方日报记者肖雄摄

  7月的汕头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在建的新津河大桥项目仍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施工平台上装卸车进进出出、焊接工人挥汗如雨、卸货工人拿着对讲机高声指挥着塔吊……自5月份新津河大桥主桥成功合龙后,这座贯通着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重大功能板块——东海岸新城的大桥正朝着年底通车的目标阔步迈进。

  好消息不断传来。6月下旬在国家发改委官员和欧盟委员会委员的共同见证下,汕头市委副书记孙光辉代表汕头市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签署了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地区结对合作备忘录。汕头成为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国五个试点地区之一,被视为华侨试验区以及汕头市迈向国际化的重要开端。

  2014年12月8日,随着华侨试验区正式挂牌,汕头这个曾被恩格斯誉为“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的城市,再一次被推上了改革开放的风口。目前,在华侨试验区范围内注册的企业已有1330家,注册资本总额近130亿元。如同一辆行进中的列车,华侨试验区正承载着社会各界的期盼向前驶去。

  “一带一路”的大舞台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成了试验区最权威的功能定位。这意味着,试验区的开发建设,不单是汕头改革发展的新契机、转型升级的新起点,更是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历史使命。

  7月22日下午,在位于汕头南滨路中段的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工地,数百名工人顶着高温挥汗劳作。眼前的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主体建筑已具雏形,中心周边多条配套道路也已陆续建成,在阳光的照耀下,潮博中心雄姿初展,静候着开门迎客的日子。

  潮博中心位于南滨新城功能区,是华侨试验区起步区重大项目之一。自去年12月8日华侨试验区挂牌运作以来,起步区中的三大片区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珠港新城、南滨新城齐头并进,一派你争我赶的建设势头。不少国家级重要发展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继落户试验区起步区:由北京潮汕商会、深圳潮汕商会、潮商集团、香港中国商会牵头投资建设的华侨创新产业城落地试验区;试验区已认定73家总部企业,中国航天卫星大厦已落成,国瑞会展酒店、粤东国际金融广场、国际潮商总部大厦及国际珠宝交易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年税收超亿元的中国华能集团燃料有限公司已在试验区注册。

  热火的建设势头源于压在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感。2014年9月15日,国务院批复汕头建设华侨试验区时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把试验区建设成为汕头经济特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成了试验区最权威的功能定位。这意味着,试验区的开发建设,不单是汕头改革发展的新契机、转型升级的新起点,更是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历史使命。

  这样的“大舞台”让汕头干部备受鼓舞。汕头市政府副秘书长、华侨试验区党工委书记吴先宏认为,汕头华侨试验区除了肩负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搭建海外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的重大使命外,还将进行经济和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侨务工作模式创新,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路。

  汕头经济特区因侨而立,“侨乡经济”是汕头最大特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约有5000万海外侨胞,潮汕籍侨胞近1500万,人数之巨独占鳌头,成为汕头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段鲜为人知的轶事是,此前为支持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祖籍澄海的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等海内外知名侨领致信国家领导人,表达了广大海外潮籍侨胞期盼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热切心愿。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华侨试验区正像一块充满魅力的磁铁吸引着各路资本,其聚合效应开始呈现,今年1月在香港举行的华侨试验区推介会上,现场签约项目即有64个,累计投资总额达1588亿元。目前,在华侨试验区范围内注册的企业已有1330家,注册资本总额130亿元。

  长期关注家乡发展的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陈鸿宇认为,国务院同意建立华侨试验区这样一个国家级经济试验区,说明了中央对汕头发展非常有信心,试验区的设立,给了汕头重新审视自己的一个大好机遇。汕头要发展好试验区,必须改革先行,体制创新。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