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局五项措施强化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今年来,汕头市质监局立足于服务企业发展需要和服务地方经济需求,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工作,狠抓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推进“两建”工作的整体发展,质量体系建设工作成效明显。
一、制定方案,落实部门监管职责。 制定《汕头市质监局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工作方案》,全面推动正确履行质量监管职责,更好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出台《汕头市质量强市2014-2015年行动计划》,对今后一个阶段推进质量强市工作提出工作目标和11项具体措施,进一步推动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加强监管,摸清产品质量整体状况。 一是加强定期监督抽查工作。全年共对全市工业产品(不含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1741家次企业1997批次产品进行定期监督检验,不合格批次137批次,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6.85%,比去年下降0.85个百分点。先后组织开展对生活用纸、玩具、螺丝刀、牙刷、学生文具、校服、婴幼儿服装、袜、电线电缆、液体加热器、塑料购物袋等11类产品的专项监督抽查,召回缺陷玩具产品27批次,并认真做好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二是积极开展食品相关产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建立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监管工作机构和监管队伍,对295家获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和近100家非获证类的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普查建档,实施分类管理。通过日常检查和年度审查等方式,检查中心城区企业131家次,定期抽检食品相关产品企业498家次,抽检产品596批次,经检验合格586批次,不合格发现率1.68%。三是规范生产许可证、认证产品的管理工作。对41家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进行跟踪监管和分级分类管理,开展食品农产品及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专项整治工作、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专项整治工作。
三、扶优打劣,营造良好健康的市场环境。 一方面加强品牌培育和宣传。指导、帮助企业解决争创名牌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通过名牌带动,企业自身的产品质量得到提高,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高、品牌信誉好的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今年全市有31个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工业类)称号,目前全市累计有67家企业92个省名牌产品,位居粤东首位。积极利用报刊、电视等宣传手段,宣传名牌产品和企业,推广实施名牌战略的意义;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5?20”世界计量日、“质量月”等节日活动,积极搭建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本地名牌产品,提高名牌的影响力,营造争创名牌的浓烈氛围。另一方面加强行政执法力度,打击质量违法企业净化市场。开展儿童玩具、食品用纸制品、一次性发泡餐具、电源插座、胶黏剂、民生计量、液化石油气、建材等专项执法检查。举报投诉平台共接受各类举报投诉330宗,共出动执法人员1145人次,检查生产、加工、经销单位311家,立案84宗,结案87宗,营造良好健康的市场环境。
四、加强引导,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以质量、计量、标准化、食品相关产品、特种设备等相关业务知识为基础,并根据企业、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先后联合澄海区政府、潮南区政府、岐山街道办事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等部门共举办13期各类标准化知识、涉氨行业制冷系统安全与节能技术、食品接触材料等相关业务免费培训班,培训企业管理人员2000多人次,引导企业增强质量法制观念,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意识。
五、完善建档,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加强完善企业基本信息、行政许可、强制性认证、监督检查不合格记录、奖励等良好行为的记录建档工作,及时更新有关事项。对守信主体予以支持和激励,对失信主体予以限制或禁止,对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行市场禁入制度。对近三年来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环保、卫生等事故,因违反生产经营、知识产权、劳动保障、环保、安全生产、税收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受到刑事或行政处罚等失信行为的企业在参与市政府质量奖及广东省名牌产品评选活动时,予以“一票否决” ,以提升企业自律水平。 (汕头市质监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