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看守所注重医疗工作 筑牢监管安全防线
近期,汕头市看守所紧紧围绕广东省公安监管工作会议精神,以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春生“切实筑牢监管安全防线,全力确保监所安全稳定”为指引,和汕头市中心医院携手联动,快速反应,与死神争分夺秒,接连抢救3名突发心肌梗塞和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在押人员,创造了急救医疗上的成功病例,诠释了监所医生和民警的职责与担当。
抢救3名病危在押人员的故事
现年43岁的汕头市金平区人蔡某鸿于2016年10月16日因寻衅滋事被关押在汕头市看守所。2017年3月4日7时50分,蔡某鸿突然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值班医生和值班管教马上来到监仓了解病情。经询问病史及检查,值班医生余卫国初步诊断为心肌梗塞。看守所内值班民警立即启动急危重病号抢救预案,一场生命接力在高墙内展开……值班民警迅速报告所主要领导,值班领导迅速安排押解警力,后勤大队立即启动车辆,值班医生带齐急救设备随车将蔡某鸿送往医院。在送医途中,蔡某鸿一度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的症状,处于半昏迷状态,随车医生立即对其采取抢救措施。汕头市看守所所长陈震光立即与中心医院医务科联系,请求医院派专家到急诊室等待,开通绿色通道,全力予以救治,第一时间赶赴中心医院协调抢救工作。为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搭载病号的警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拉响警笛,以最快速度到达中心医院急诊科。刚到院不久,蔡某鸿出现了心室纤维颤动、心脏骤停,医院急救医生马上组织抢救,胸外心脏按压和除颤70多次,使其心跳得以恢复,随后立即进行支架介入手术。蔡某鸿最终脱离了危险,其家人见证了民警和医生为挽救病人所做的努力,激动地说:“是民警及时发现和医生的全力抢救,才给了蔡某鸿第二次生命!”
现年38岁的李某文是惠州市惠东县人,2016年5月14日因涉嫌走私一般货物被押于汕头市看守所。2017年3月8日20时20分,李某文在监仓内突然晕倒,值班医生和管教赶到现场时,发现病人的神志模糊,血压仅50/30mmHg。值班医生立即启动急危重病号抢救预案,不到半小时就将李某文送到了汕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该病人瞳孔散大,随后陷入重度昏迷。经诊断,李某文系脑部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医院急救医生随即展开抢救。参与急救的医生这样说:“这名病人如果送晚了一步,恐怕连手术的价值都没有了,无非两种结果,或是人没了,或是变成植物人。”幸运的是,因为送医及时和医院抢救得力,李某文被救回来了。在住院治疗期间,汕头市看守所民警24小时轮流看守在病房外,时刻关注李某文的病情。
现年37岁的汕头市金平区人郑某强因故意毁坏财物于2015年4月23日被押于汕头市看守所。2016年6月17日13时40分,郑某强突发头痛、胸闷、胸痛,值班医生张晓汉接到通知后马上赶到发病现场,经检查符合心肌梗塞症状,立即按心梗进行前期处置,并迅速启动突发危急病号出所就医方案。入院一小时后郑某强出心室纤维颤动、心脏骤停,急诊科医生立即组织抢救,经过近一小时的全力抢救,郑某强才恢复心跳,随后立即送介入科进行心脏搭桥手术。郑某强获救,其家属非常感动,专程送来锦旗表达谢意。
汕头市公安局预审监管支队支队长吕圣灿这样评价汕头市看守所民警医生:他们每天24小时待命候诊,时刻准备应急救治,好比急诊医生;他们掌握各种常见病的诊治方法,望闻问切准确诊断、科学用药,好比临床医生;他们熟知所有病号的情况,适时调整用药和饮食,好比保健医生;他们了解“病人”经历和心理状况,助其走出阴霾重拾信心,又像心理医生。在犯罪嫌疑人心里,他们既有警察的威严正直,又有医生的专业可信,还有亲人般的温暖亲切。
筑牢在押人员健康保障网
陈震光每天殚精竭虑、不知疲倦地工作。他向记者介绍,2013年汕头市看守所所长成立医务大队,至今共有11名医生,承担着1000多名在押人员的生病诊断治疗以及新入所关押人员的健康检查,任务相当繁重。
针对看守所关押密度高的实际情况,医务大队改变了原来单一的巡诊或送药方式,以“多巡、多问、多沟通”为原则,形成了一套权责明确、行之有效的医务工作流程,实现了医务工作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全方位覆盖。实行定时巡诊制度,将巡仓工作安排3组,每天巡仓医生对所对应的监仓进行进仓巡视1次,并对所在监仓长期服药人员进行定时发放药品。当天巡仓工作结束后将巡仓结果通报当天值班医生,双方均签完名后方可生效。实行民警监督服药制度,坚决杜绝监仓有药,在押人员需要用药的,医生都严格做好各方面的文书登记,由医生开好药,装进药品袋(药品袋上应填写清楚仓室、姓名、药品名、用法用量、发放日期),由管教负责领取并在《仓室用药登记表》签名。管教从医生领回的药品统一放置仓室外面固定药箱里,由管教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每顿发放、监督服药,并要求在押人员签名。实行定期病犯分析会制度,每半个月医务大队组织召开患病在押人员情况分析会,由管教民警汇报患病在押人员的生活状况,再由医生有针对性的提出治疗意见,沟通协调后,共同对患病在押人员进行管理。
与此同时,通过落实公安部规定的新入所人员“血压、血常规、心电图、胸片、B超”五大项检查,建立在押人员健康档案,严把收押入所关;通过完善医疗急救预案,确保一旦出现在押人员患严重疾病或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能在第一时间有效妥善处置;通过规范药品管理,建立出入库账目,详细记录每种药品使用消耗情况,及时清理销毁过期药品;通过讲座、巡仓、巡诊等方式向在押人员宣传疾病预防知识,让在押人员做好仓室卫生工作,积极锻炼身体,提高防病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观念;通过定期对关押监仓进行消毒处理,保持环境清洁,保证了在押人员的健康环境,减少了病菌的传播,预防疾病的流行。在此基础上,密切配合后勤部门深入伙房,协查饮食卫生,严格把好饮食关,确保在押人员饮食安全,根据不同季节,科学制定菜谱,确保营养均衡。
人文关怀滋润干涸的心田
“对于在押人员来说,心病远比身体病痛更痛苦,作为一名看守所的民警医生,既要医好他们的身体病痛,更要治好他们的心理疾病。”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医生余卫国告诉记者,在押人员初入所时,经常背负严重的心理压力,且关押场所的特殊性,容易诱发严重疾病。看守所医务大队充分利用看病或巡仓机会,将心理咨询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当中,对有心理疾病的或有思想包袱的在押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
2015年,17岁男孩小王因涉嫌盗窃摩托车被刑拘,因自小家庭破裂养成了孤僻寡言、自卑的性格,入所后悲观绝望、自暴自弃。余卫国发现后,一次次地找他谈话,他均是低头一言不发。但余卫国没有放弃,三天两头找小王谈话,运用心理咨询的知识和技能,耐心、细致地开导他,鼓励他重新振作起来面对生活。余卫国数次的开解说得小王泪流满面。小王对余卫国说,没想到来到这里还有人这么关心他,让他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他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从此,小王恢复了年轻人的朝气和自信。
近年来,汕头市看守所采取人性化管理新模式,通过人文关怀感化每一名在押人员,用爱心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良知和自信。重刑在押人员钟某是50多岁的台湾人,因涉嫌贩卖毒品罪被汕头警方依法刑拘,一审被依法判处死缓,关押在汕头市看守所。医生检查发现,钟某的基础疾病较多,因长期素食身体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为此,医生为其申请增加营养餐,并专门购买奶粉让他食用。钟某切实感受到看守所人性化管理和“亲人”般的关爱,发自内心地感激,且消除了抵触情绪、自觉遵守监规。
据看守所分管医务大队的副所长游水湖介绍,监所医生每天都要为在押人员检查治疗,多的时候近百人次。在这里工作,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24小时值班制的工作性质,3天就有2天要呆在监所,民警们与在押人员相处的时间要比跟家人要长了很多,都是舍小家顾大家,家里的事情常常放一边。
(来源:南方法治报 汕头公宣 编辑: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