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日军受降处一直被挪作他用 民间呼吁加以保护
全国仅存四个;民间呼吁:将受降处列为抗战纪念设施加以保护
羊城晚报汕头讯 记者王漫琪报道:9月28日对于广东汕头是一个应该铭记的历史时刻:1945年的这一天,驻汕日军在汕头签署了投降书,标志着潮汕地区抗战的胜利。然而,69年过去了,作为全国仅存四个受降处遗址之一的汕头受降处,却被挪作他用。汕头民间与有关政协委员从去年开始呼吁将受降处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昨天,羊城晚报记者从汕头文管部门获悉:目前正在协商研究相关保护意见。
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外马路131号的一座三层楼西式建筑,外墙结构保存完好,只是新安装的不锈钢防盗窗、实木大门和门口挂的牌子,都显示该处正作为宗教办公场所使用。这座建筑的历史可不简单:始建于1894年,最早曾是洋行商会的“国际俱乐部”,二楼可放映电影,楼后有一露天舞池,是过去上流社会的娱乐场所;1939年汕头沦陷时曾为日本东亚会馆,抗战胜利后“潮汕前进指挥所”设于其内。
多年来一直参与呼吁关爱抗战老兵的汕头志愿者陈郴老伯告诉记者,这座建筑铭刻了汕头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英勇和光荣: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国战区划分为16个受降区(包括越南河内),汕头为第三受降区,负责接受以潮汕为中心的粤东地区和以曲江(韶关)为中心的粤北地区日军投降。
据了解,至今汕头受降处成了汕头为数不多的与抗战有关的遗存,而国内曾经设立的十五个受降处遗址,目前也仅剩下芷江、武汉、广州和汕头四处。陈郴老伯认为,距离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已近,汕头近期也传出修复忠烈祠作为汕头抗战纪念馆的好消息,因此恢复和保护汕头日军受降处,并将之作为抗战纪念设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
近年来关注受降处保护的民间呼声也越来越高,继去年汕头政协提起将受降处等四处建筑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提案以来,今年3月,民革汕头市委会再次提起关于将外马路131号大楼原日军受降处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