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观察发刊词】为充满希望的汕头发声

15.09.2015  13:37
搞通信息流、搞活资金流、搞好人才流,恰是汕头后来居上的路线图,也是汕头身为百载商埠、岭东门户、文教重镇的底气所在。

  本刊编辑部

  《南方日报·汕头观察》开张了。

  这实在是一个不容易的决定。在这样一个所谓传统报刊纷纷做减法的年代,我们居然做了加法。一减一加,表面是媒体的兴衰增减,实则是汕头的命运转圜。

  汕头是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然而特区的身份在许多时间里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特区不特长期是汕头的心头之痛。汕头穷,汕头又不穷。这里常年的GDP数字相对落后、财政收入相对落后,公共建设捉襟见肘,穷也;却涌现了诸多财富巨鳄、时代骄子,汕头的民间创富传奇如恒河沙数,潮汕商帮、海外潮人影响深远,享誉全球,甚至可谓富甲天下。这几乎是一种令人难以理解的奇特现象,却是汕头活生生的现实。

  走出陷阱,走出现实,走向成功,走向未来,这是当今汕头的必由之路,也是人心所向。自2013年以来,汕头市委市政府便提出推进特区振兴跨越、建设美丽幸福汕头的目标,汕头对利用改革新形势、紧抓后发优势的决心可谓厚重而坚决。为此,汕头提出了“四个中心”、“一个平台”的战略,亦即交通航运、科教创新、商贸物流、金融服务这“四个中心”,和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这一战略新平台。

  去年此时,恰是国务院批复成立华侨试验区的日子。在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当下,如何推动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是一个老命题、新课题。回首改革肇始,海外华侨华人积极回乡投资,他们引入了新思想,融汇了新概念,带来了新技术,推动我国形成了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的发展路径,所以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共谋经济发展可谓是老命题。虽是老命题,却也是新课题。新就新在新经济、新思维、新时代,今天是移动互联网浪潮滚滚的时代,每个人面前都有麦克风,信息流前所未有地迅速流淌;今天又是全球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和迅捷的时代,世界被拉平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层出不穷,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日趋明显,资金流前所未有地激发着创新智慧;今天还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无论是汕头还是海外,人才流可以让一个地区的发展迅速填平鸿沟,以人才的高峰引领腾飞的高峰,过去难以想象,今天举重若轻。搞通信息流、搞活资金流、搞好人才流,恰是汕头后来居上的路线图,也是汕头身为百载商埠、岭东门户、文教重镇的底气所在。

  今年7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粤东考察时,明确提出汕头要加快粤东中心城市建设,这是汕头的新机遇,也是汕头的新考验。作为经济特区的汕头,完全可以通过“四个中心”和华侨试验区的改革创新,再度闯出一条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的新路,让特区再度“”起来,让那股要搞改革、搞好改革、搞活改革的精气神儿鼓起来,让汕头无愧特区之名,无愧百姓期待。据悉,试验区内目前已注册企业1374家,注册资本超130亿元。这不过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是汕头再出发的一个起点。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潮汕商帮有回报桑梓的热忱,有征战商场的经验,有海外历练的沧桑,有创新奋进的激情,作为经济特区的汕头,作为要振兴跨越的汕头,其精神也昂扬勃发,其气质也朝向改革,其气度也开放包容,这为以潮汕商帮为代表的华人社会商业力量激发化学反应、大干一场可谓奠定了人文环境的基础。然而,汕头的情怀又不止于华人社会。日前,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教育部批准,由汕头大学与以色列理工大学合作创办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已正式筹设。

  与此同时,汕头还积极规划建设中以创新产业园和中以航空产业园。今年6月份,汕头市成为了中欧合作中方五个试点地区之一。因为开放不是止于对乡情血脉的开放,改革不仅仅是内部逻辑的改革,汕头各方很清楚,要想实现后发优势,既要“迎进来”,还必须“走出去”,一“”一“”,我们才能够真切体会自身的不足,不断优化汕头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为汕头改革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品。

  发力于改革的汕头,充满着希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开设《汕头观察》的主要原因。为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助力,为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发声,为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贡献智慧,也为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说一说内心话,不仅是汕头社会所需要,也是南方报人一直以来的自我期许。我们深知,有立场、有情怀、有价值才是我们始终屹立不倒的核心竞争力。《汕头观察》将是桥梁,传播党政声音,反映民间实情;也是智库,联络八方智慧,推动本土成长;更是阵地,抒发百姓情感,歌颂我们该歌颂的,批评我们该批评的。

  老特区,正在凤凰涅槃。见证这样的蜕变,是我们的荣耀,更是我们的责任。

  一切都是为了充满希望的汕头明天更好。(版面一睹为快)

1 2 3 ...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