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汕头警察科技创新源于基层工作“偶得”

23.12.2016  01:11

在目前国内向科技要警力、依托移动互联技术、构建公安移动警务体系的大背景下,汕头市公安局推出“警用即时会商云”(简称“PICC”),这一公安视频通信的科技微创新实现了警察专用即时通讯和办公功能。

这是一个基于云计算的警务用软件项目,该项目在今年的广东省公安厅第二届粤警创新大赛中脱颖而出,并已经报送公安部进行评选。

有意思的是,这个项目是由汕头市公安局科信支队通信大队队员利用业余时间“捣鼓”出来的。这一研发灵感,竟是因基层工作不便利和日常工作需求而偶然萌生。

因基层工作制约萌发设想

谢辉是项目的主创人员,也是项目的主要命名者。

名字是团队一起起的,‘警用’代表用途类别,‘即时’凸显出项目的特色,‘会商’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功能,‘云’是指基于云技术。‘PICC’就是根据这几个名词翻译成英语——PoliceInstantConsultingCloud,并取其首字母拼凑而成。”谢辉说。

在2013年一次基层锻炼中,谢辉得到了开发PICC的灵感。

当时的谢辉在汕头市濠江区马滘派出所挂职副所长,负责维稳工作的他,常常需要接触到许多群体性事件,而且需要拍摄现场视频。每周一次回分局汇报情况,带着一大堆资料来回奔忙,谢辉都会感受到“肾上腺激素在上升”。他告诉记者,每次汇报工作都要驱车开会,还得携带大量的打印卷宗,有时候还会漏带,又得重新跑回所里拿、或者叫人送来。“各种时间空间上的制约让我感到了极大的不便利。

从事公安工作,每天都需要与时间赛跑,早一分钟找到线索,就能早一些减少犯罪的发生,效率就是生命,基层民警效能急需提升。”这一“不便利”让谢辉萌发设想:是否可以开发一款公安专用的基于无线互联技术的即时视频通信应用?

现实限制成研发“催化剂

2014年,谢辉结束基层锻炼,重新回到市局。但他并没有放弃这个设想。

担任科信支队通信大队大队长后,谢辉在负责应急警务保障方面,每一次遇到问题时,他都会认真考虑应如何改善和提升警务质量。他越来越意识到:无论是维稳、行动、安保等通信保障任务上,都需要一款最新的应用来突破各种难题。

过去大多是通过公安无线对讲机和视频监控来连接前线与指挥部,对讲机有音无图,视频监控有图无音,图音是分离的,存在极大的弊端。”谢辉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例如在大型安保、或者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时候,后方指挥者除了要实时监测,观看到现场的场面以外,对于现场录音也愈发重视。通过了解现场群众声音,可以找到对策更好安抚群众。

谢辉也提到,有的时候,在一些山区,由于公安自身系统的信号比较弱,也会导致有时对讲机无信号的尴尬场景。

虽然我们可以利用其它现代手段进行部分补救,但是现场的民警连听电话的时间都没有,这种情况下,开发一个更加便捷的即时通话应用的需求就会特别明显。传统模式依靠对讲机、单兵图传设备有缺陷,必须想办法创新。”谢辉说。

聊天中破解“视频对话”技术瓶颈

说出这个想法后,谢辉与科信支队长林舜钿、政委盛军以及副支队长林育晖一拍即合。

2014年下半年,谢辉团队开始着手测试。“我们从最传统的QQ视频对话功能开始测试,并将当时流行的几个即时对话软件都一起进行测试,例如skype。

但是,基于互联网的民用软件存在着许多弊端。“像QQ等软件传输网络基于开放式互联网,安全隐患较大,不符合公安内部信息安全的高要求。软件的安全性是我们最看中的。”谢辉也提到,QQ视频对话和警用实战需求还不太兼容。

思想的火花往往在偶然的聊天中得到碰撞。

2014年底,谢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与目前负责公安局视频会议终端维护的公司的一名技术员聊天。他将自己一直的需求和困惑和对方进行了交流。

交流中,谢辉对视频会议技术有了了解,“开发这个功能,或许更符合警队实战需求。

该专业公司负责人对我们这个设想十分支持,第二天就主动给我打电话,并且对这个项目的开发提供了工程师的技术支持,以及硬件设备的免费借用。”谢辉说。

专业设备助力项目设计

在项目研发的最开始,该专业公司提供了一台价值80多万的电信级大型云MCU。”谢辉告诉记者,基于这个设备,他们开始开展组建视频会议控制中心的测试。

该设备的容量比当时局里的设备都大,在创建虚拟会议室的时候,可以同时容纳不同的群体点对点的对话创建,同步处理,达到互不干扰的效果。”对此,谢辉至今十分感激。

谢辉说,团队的研发都是在工作之余自行组织,科信支队主要领导在时间空间、设备、技术力量都给予了很大支持。无论是在周末节假日,还是在晚上,一有新的想法,谢辉与团队人员均会第一时间到公安局图控室测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点对点的视频通讯开始研发,谢辉团队逐步丰富应用功能,加入录像、多点视频共享等设计,PICC的雏形渐渐形成。

2015年12月,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举行奠基仪式,当天因为有国际友人的出席,安保任务相当繁重。在这一关键的时刻,PICC得到了一次较为成功的实操。

我们分别派出3组安保民警,分别在汕头大学出入口、安检处和奠基典礼棚,蹲守现场拍摄,并将视频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PICC的功能得到肯定。

随后,谢辉团队又花了一年时间对PICC进行完善和改进,增加新的符合公安实战需求的功能,界面风格也更漂亮,软件操作更简单,并且也有了实战应用的实例。“参加广东省公安厅第二届粤警创新大赛,可以说超出了我们最初的预想目标。”谢辉说。

■相关

汕头“警用即时会商云”:

随时搭建的“掌上指挥部

公安作战时无线对讲机信号问题,导致部分地域无法覆盖?前线指挥部受限于公安有线网络,使用有线模式成本较高?指挥部指令传送方式不够顺畅、及时,影响到公安干警作战?……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难不倒汕头公安局推出的新型“警用即时会商云”。

无线“掌上办公室”打破时空界限

记者了解到,PICC由“”端和终端两部分组成,“”端采用高性能服务器群架构,通过强大的云计算能力和分布式处理技术,实现多场“网络会议”同时在线会商、互不干扰。终端安装软件拥有手机、平板、笔记本、台式电脑等各种多样的接入方式。

软件具有好友列表、自定义分组、文字聊天、文件传送、会议录像、一对一视频和多方视频会商等多种功能。”谢辉说。

目前,PICC已经与平安汕头视频专网、公安视频会议专网进行无缝对接,通过汕头市公安局图控中心调度任意终端能够看到汕头任意社会视频监控图像和参加任意一场公安部、省厅视频会议。

也就是说,任意的参会方都能及时将登录电脑中存储的文档、图片、录音、视频、幻灯片等各种材料即时分享给所有参会人员。”谢辉说,“破解了平时传输文件的局限性,PICC就好像成为一个掌上的警用办公室一样,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随时进行研判。

警用“掌上指挥官”实现电影桥段

在大型的群体性事件、安保或者是大型灾害性事件的时候,PICC的实战是比较成功的。”谢辉给记者介绍了PICC实际运用的用于大型灾害性事件场景,“在抗击海马台风的时候,PICC实现了两部分运用。

谢辉告诉记者,今年台风“海马”登陆前,一线民警通过PICC将汕头海滨路段和关键地段的平安监控视频推送到上级移动终端,方便后方随时掌握台风登陆强度并做出指挥部署。此外,在台风登陆后的消痕工作如倒树导致交通堵塞、房屋坍塌等突发情况,民警均可上路通过移动终端采集关键地点的音视频传回市局指挥部,便于救灾工作。

据介绍,利用PICC可实现随时搭建指挥部,且能与一线行动组可视对话进行指挥调度,指挥部能将信息快速传送到各行动小组手持终端,行动组可以通过终端拍摄现场视频实时传送指挥部进行决策研判。

谢辉告诉记者,这个运用远远不止于此,连电影中经常看到的现场作战场景都可以实现。

指挥官在指挥中心就可以纵观全局,可以在大屏幕上看到各个行动组布警的情况,根据现场作战的场景,下达命令抓捕组分头行动,最后将罪犯一举拿下,像电影里边常看到的抓捕组行动场景都将成为现实。”谢辉说。

不同警种将可运用不同创新功能

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批量购置阶段,但是对于警务上的实操运用创新,谢辉认为还有许多未知但令人期待的空间,不同的警种运用更能带来不一样的创新模式。

例如,依托PICC,跨省市统一行动能实时“无纸化”指挥调度,案件现场勘验能实现远程可视化技术辅助,辨认犯罪嫌疑人能实现受害人在家远程指认。法制部门则能实现审讯过程实时监督指导,宣传部门能实现舆情即时引导、实时掌控,督察部门能实现暗访秘拍实时监督等。“诸如此类的执法规范化创新、舆情管控创新、警务监督模式创新等需要各警种各部门共同挖掘。”谢辉说。

(汕头公宣 编辑: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