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警方侦破公安部"2015-719“号目标案件

29.10.2015  10:03
捣毁两个制毒工场

2015年7月19日,根据公安部禁毒局的统一部署,在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的协调指导下,汕头警方多警种联合捆绑作战,成功侦破公安部“2015-719”号目标案件。汕头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邱伟坐镇指挥、果断决策,抽调市公安局禁毒、刑警、特警支队以及潮南分局、市消防支队150名警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分布于龙湖、潮南、潮阳区8个落脚点的14名涉嫌制贩毒团伙成员一网打尽,捣毁制毒工场2个,缴获冰毒成品约100公斤、液态冰毒约400公斤、麻黄碱125公斤、其他制毒原料一大批以及制毒反应釜2个、氢气瓶4个,铅弹枪2支、弓弩1把、砍刀5把。

A 摸排清查发现制毒线索

为严防制毒犯罪向汕头市转移,汕头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积极组织开展对重点地区流入人员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工作中,禁毒支队结合群众举报,于近期发现一条重要制毒线索:有几个陆丰籍男子最近在汕头活动频繁,有勾结本地人制造冰毒的嫌疑。

随后,该支队立即组织专班人员进行侦查,对掌握的信息进行滚动排查、深度研判,发现陆丰人“光头佬”、“场兄”、汕头人“阿亮”有在汕头制毒的重大嫌疑。经缜密排查,一个以陆丰人“光头佬”纠集“吴生”、“场兄”等人从福建省龙岩市购买制毒原料,通过汕头人“阿亮”在龙湖区设立工场制造毒品的犯罪团伙逐步浮出水面。对此,邱伟要求全力组织开展侦控,严防制毒犯罪落地生根。案件经上报省公安厅、公安部后,被公安部确立为目标“2015-719”号案件,并被列入全国第一批“九大制毒督办案件”。

B 缜密经营深挖制毒网络

汕头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联合开展侦查工作。专案组经多措并举,很快查清“光头佬”的真实姓名叫郭某镇,“阿亮”的真实姓名叫刘某亮。经深入侦查,专案组锁定14名嫌疑人,包括团伙主犯、制毒原料提供者、场地提供者、制毒师傅、销售人员、贩毒“下家”等。

经过层层的抽丝剥茧,专案组将一个陆丰人与本地人勾结,从福建省龙岩市购进制毒原料,在汕头选址制造冰毒并将成品销售到深圳、陆丰等地的跨省市制贩毒犯罪团伙的网络结构、犯罪事实基本查清。

经进一步工作,专案组全面掌握该涉嫌制贩毒团伙全部成员的身份信息、活动规律、落脚点等详细情况,并确定了制毒窝点位于龙湖区渔洲街道溪西村。

C 果断收网网尽魑魅魍魉

7月15日,专案组发现嫌疑人郭某镇在寻找新的制毒场地。通过跟踪其运载制毒设备的车辆,专案组确定新的制毒窝点位于潮南区陇田镇田坑村一山脚下的养猪场内。7月16日,福建省龙岩市的嫌疑人给新的制毒窝点送来制毒原料,新窝点开始制造冰毒。

考虑到3天后可能已生产出成品冰毒,冰毒流出将严重危害社会以及制毒工场可能再次发生转移的情况,专案组果断决定一一收网。

7月19日,省公安厅禁毒局领导带队莅汕协调指导抓捕工作。收网指令一发出,专案组因地制宜制订不同的抓捕方案。7月20日凌晨3时,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邱伟坐镇指挥部,八路兵力分别从市公安局和潮南分局出击,开展抓捕行动,主战场首战告捷,一举抓获郭某镇等涉毒犯罪嫌疑人7名,现场缴获冰毒成品约100公斤、液态冰毒约400公斤、麻黄碱125公斤、其他制毒原料一大批以及制毒反应釜2个、氢气瓶4个,铅弹枪2支、弓弩1把、砍刀5把。随后,捷报频传,7名涉嫌制贩毒团伙成员全部被抓捕归案。

行动打响后,汕头市公安局、省公安厅禁毒局主要领导带队奔赴潮南的制毒工场,指挥民警对制毒窝点嫌疑区域进行清查,最终将藏匿于养猪场内的合成毒品窝点成功查获,并乘胜追击,又在龙湖区鸥汀街道溪西向阳街起获另一个制毒窝点。

(汕头公宣 编辑: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