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逾七成村卫生站使用基本药物

18.11.2015  01:29
汕头市稳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与便利。

  据《汕头特区晚报》报道:完善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探索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支持社会办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大力推进平价医院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汕头市稳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与便利。

单病种结算2000多例

  汕头市积极探索建立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进行引导、制约的新机制,在汕头市内两家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启动按病种结算试点工作,已开展单病种结算2000多例,平均医疗费用下降约8%。自今年开始,对汕头市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结算预付制,定点医疗机构可按规定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拨付一定额度的周转金,作为医保住院费用结算预付款。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市所有政府办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基本药物增补品种目录,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落实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比例,鼓励其他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到今年上半年,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均在60%以上,二级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达到44.88%,三级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达到26.85%。积极推动村卫生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目前,已有77.96%的村卫生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成立平价医院7家

  汕头市按照“政府补贴、医院让利、患者受益、试点先行、逐步完善”的原则,在各区县医疗机构中,设立平价医院、平价诊室,开展平价药包服务。通过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其他价格相对价廉的药物,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为困难群众提供减免费用的平价服务,控制门诊人次费用。到目前为止,汕头市已成立平价医院7家,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立平价诊室,现有平价诊室52个占医院门诊资源13.3%,所有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使用平价药包服务。

鼓励支持社会办医

  汕头市积极探索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在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从破除“以药补医”入手,取消药品加成,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适当的财政补助来建立新的补偿机制。积极推动三级医院对县级医院的帮扶,目前汕大医第一附属医院已经派遣10名医生到南澳县人民医院进行对口支援,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包括境外资源来汕合作办医,引导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的专科医院和提供高端医疗服务的综合医院。

  一批民营医疗机构(如汕头东方医院、汕头国瑞医院等)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市卫计局和东区两家大型三级综合医院项目方基本达成建设投资发展协议,有力地推进该项目的工程进展;潮阳白求恩医院也已于去年12月份完成批准设置工作,该院正在加紧土地平整等各方面工作。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在汕头市已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