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江城区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

26.06.2015  19:03

  协助起草和修订村规民约、协助处理换届选举中的法律问题、帮助村民起草或修改有关法律文书、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定期举办普法讲座……去年以来,阳江市江城区着手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进村入户零距离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以增强基层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推动法治、平安江城创建。

       法律顾问每月进村服务8小时 

  去年9月,江城区被定为阳江市试点,率先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全区53名律师与114个村(社区)签订合同,法律顾问进村入户开展各项法律工作,填补过去农村法律的空白。

  据介绍,村居法律顾问主要服务的对象为村委会(社区)、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广大村(居)民,主要为村(社区)治理提供法律意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开展法制宣传、参与人民调解等。每位法律顾问每个月至少到联系村(社区)服务累计达8小时。

  据统计,自去年9月中旬至今年4月底,江城区共向村(社区)提供法律服务2077人次、1211件,为群众办理诉讼案件3件,审查合同23件次,组织调解54件次,开展法制讲座56场。村民足不出村就享受到基本法律服务。

  依法维权成为村民的良好习惯

  “没有律师,我们处理一些纠纷时方向不明、底气不足。”农村基层干部都有这种体会,天天跟村民打交道,免不了会遇到各种各样矛盾纠纷,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好,可能会留下不稳定的隐患。律师进村(社区),可以让当事人明白谁是谁非,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使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去年8月,江城区中洲街道山津村麻山自然村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货车司机梁某倒车时将村里张氏祠堂门前的石柱撞裂损坏。事后,村民代表与梁某、保险公司进行了多番协商,却没能达成协议。

  正当麻山村村民感到无助的时候,江城区开始实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村里来了驻村律师,于是村民向驻村律师反映情况。驻村律师冯志明了解案情后,马上指导村民取证,积极联系法院介入案件,通过诉前调解的法律程序,最终与肇事司机、保险公司达成了和解协议,帮助村民拿到了26500元赔偿款。这件事在村里传开,大家纷纷议论:“以前遇到困难常常求助无门,现在村里有个律师真好,以后有纠纷就可找律师帮忙。

  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法律顾问耐心引导农民以合法的方式和途径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村(居)民也逐步学会用法律来解决问题。如今,各村(社区)的法治意识越来越强,逐步养成了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

  “一村一顾问”法律服务全覆盖

  为了使“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更加深入人心,律师进村(社区)后纷纷展开法律知识讲座、举办法律咨询活动,为群众遇到的问题在法律层面答疑解惑。在江城区城东街道金湾社区,短短半年就组织开展了法制培训等十余次,群众居民咨询的问题包括家庭纠纷、合同纠纷、交通事故等,他们的法律顾问黎瑞安都详细解答。黎瑞安把自己的姓名、联系电话及服务内容等印制成“法律服务联系卡”,向社区居民派发,为居民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