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史上最大制售假洋酒案告破 涉案近500万元
调色、灌装、过滤、装瓶、封口,经过几个简单步骤后,低档洋酒“摇身一变”成为酒吧、餐馆饭桌上的马爹利、轩尼诗、人头马等知名品牌的洋酒。昨日,南都记者从江门市公安局获悉,该局近日成功侦破了江门史上最大的制售假洋酒案,查获假冒马爹利、轩尼诗、人头马等知名品牌洋酒成品904瓶、酒瓶4010个,涉案估值近500万元。
发现线索
广西男子长期制售假酒
昨天记者从江门市公安局了解到,今年初,市公安局发现江门市洋酒市场存在假冒洋酒现象。食药环侦支队立即收集制售假冒洋酒信息,最终获得一条重要线索:一个广西博白籍绰号为“李九”的男子,长期在江门、佛山等地制售假洋酒。
江门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谢焱冰表示,该局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展开侦查。警方利用大数据系统综合分析,确定了“李九”的真实姓名叫李某锋,是广西博白县人,常住江门,经营一家酒行。李某长期用以次充好的方式制作假洋酒,再以低价卖给一些酒吧、酒行以及通过朋友圈卖酒的人员等。
组织严密
该团伙反侦查意识极强
记者从江门市公安局了解到,该团伙组织严密,老板、灌装、送货、回收酒瓶、组装瓶盖等“工位”均分工明确,且制作过程精细,成品仿真度高,外行人不容易分辨真假。
此外,该团伙还具有极强的反侦查意识。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王佩军介绍,虽然李某锋经营酒行,但却不对外营业,其实是为充当其制售假洋酒的“幌子”。
为了逃避打击,他们租用了多个出租屋作为制假窝点,并将用于生产假洋酒的瓶盖、标签、酒瓶、包装盒以及原料酒分开存放,以降低被查处的风险。在制作假酒或者出货时,该团伙利用多种手段防止被发现。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侦查,警方全面掌握了该团伙组织结构、团伙成员、活动规律以及生产、存储窝点等情况。
快速收网
抓获7人捣毁12个窝点
“3月28日,我局认为立案条件成熟,随即成立‘3·28专案组’,对李某锋立案侦查。”谢焱冰表示,通过调查,不但发现李某锋驾驶一辆小型面包车送货给一些酒吧和客户,还发现李某锋经常深夜搭乘其他人员到一些偏僻的商铺、仓库等地方,有时候停留几个小时。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逐渐揭开了一个以李某锋为首,以广西博白籍人员为主要成员,涉及江门、佛山、中山等地的跨区域特大制售假洋酒犯罪网络。
5月26日,市公安局抽调50多名精干警力,分成6个行动小组,展开收网行动。一举抓获以李某锋为首的7名犯罪嫌疑人,捣毁生产、存储窝点12个,查获假冒马爹利、轩尼诗、人头马等知名品牌洋酒成品904瓶、酒瓶4010个,查获用于生产假洋酒的瓶塞、标签、包装盒等零配件2万多个以及制假工具一大批。
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王佩军介绍,该团伙在江门制售假洋酒约两年,主要在江门销售,部分流向佛山、中山等地,涉案估值近500万元,其中已销售近200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锋等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数字 一瓶假酒成本只需两三百元
记者了解到,犯罪嫌疑人制作一瓶假冒洋酒的成本只需两三百元,其中回收酒瓶的成本占比最大,从1 0 0元至2 0 0元。“以市场价约1 3 0 0元的某品牌白兰地为例,一套成品(含酒瓶、酒液、酒塞、酒盒等)成本不足200元,犯罪嫌疑人制作好再以450元销售,约为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王佩军介绍道。
如何制假?
●回收真瓶真盒组装假酒
窝点查获的酒瓶酒盒均为犯罪嫌疑人通过酒吧、餐馆回收的真酒瓶、酒盒,外观假冒主要为假标签与瓶塞。“如果回收的酒瓶标签损坏,嫌疑人就贴上假标签;如果没有瓶塞或瓶塞损坏,嫌疑人就自己组装瓶塞。”
随后,民警现场用查获的商标、防伪封口、瓶塞等6个零配件组装成一个假冒马爹利牌洋酒瓶塞。记者持之与真洋酒瓶对比,两者差别并不明显,若无真品对比,外行人基本无法分辨真假。另外,记者还发现,一些假冒简易带封口瓶塞,除印刷字体较真品浅外,其他外观特征基本一样。
●勾兑色素用针筒调整酒液高度
记者了解到,犯罪嫌疑人所制假洋酒均使用多种低档洋酒勾兑食用色素,调至与真品酒液相同颜色,以次充好。记者对民警提供的多瓶真假洋酒反复比对,均无法从颜色上找到区别。
此外,记者还在查获的制假工具中看到几个针筒。据民警介绍,由于手工灌装,半成品的液面高度不一,犯罪嫌疑人会用针筒调整液面高度,保证同批次的假洋酒酒液高度一致,降低被发现的风险。但由于假冒洋酒不纯,静止放置久了后,容易在液面上方的内壁形成水汽。
●伪装成“走私货”掩饰口感
犯罪嫌疑人制售的假洋酒大部分为“港版”,部分为“外国版本”,其对购买者声称系通过走私渠道进货。对此,王佩军介绍,由于犯罪嫌疑人销售价格远低于市场价,且口感亦与真品有差异,容易让有经验的购买者产生疑问。为掩饰这些问题,犯罪嫌疑人便谎称其销售的为“走私货”,与国内正规渠道进口有区别属“正常”。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罗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