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启动“中国侨都”建设

30.11.2015  11:27

  今年 10月12日,作为全省首个地方出台的侨务工作“十三五”规划——《江门市侨务强市建设工作纲要(2015—2020年)》正式发布。由此,江门启动“中国侨都”建设,吹响了未来五年改革创新谋发展的集结号。

  至今,《纲要》出台刚好“满月”。目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条不紊。但亦不必讳言,改革创新难免有不同声音。对于建设“中国侨都”,有人这样质疑:从“中国第一侨乡”到“中国侨都”,如此“转型升级”,还不依然是“原地踏步”?然而,细心推敲,这种“误解”无疑“失之偏颇”。

  首先,“误解”是源于对建设“中国侨都”的发展规划的理解不透彻。根据《纲要》,江门“侨务强市”建设的发展目标是:争创“中国华侨华人文化经济试验区”,擦亮“一个城市品牌”,建设“两个经济园区”,设立“三个文化平台”,实现“五个显著提升”。其中,“一个城市品牌”就是“中国侨都”;“两个经济园区”是广东(江门)“侨梦苑”创业创新集聚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合作区;“三个文化平台”是国家级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到2020年,江门将在城市品牌影响力、华侨文化软实力、助推经济发展能力、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侨务工作实力这五大方面达到显著提升,实现从“中国第一侨乡”到“中国侨都”的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