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实施“一抓两放三提升”推进质量工作
为贯彻落实省质量大会精神,江门市制定出台了《落实质量强省推进质量强市工作方案》,着力推动质量创新,提高质量供给水平,促进对产业端的结构调整和升级,重振“江门制造”,打造“江门创造”,夯实“江门质造”。
一、强化红线意识,抓质量安全
一是 严守底线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确保全市制造业产品、重点食品、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食用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抽检的市(区)覆盖率达到100%,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控制在85。 二是实现三个100%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确保全市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省标准或规范要求,建筑工程项目一次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确保大中型交通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确保按照建设程序报建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 三是开展污染防治确保环境质量安全。 推进重点河涌综合整治,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1%以上,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92%,PM2.5年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以上,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四是控制万台特种设备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监管率和严重隐患治理率达到100%;到2020年,我市万台特种设备事故起数控制在0.20以下,万台特种设备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0.19以下。
二、坚持惠企利民,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一是以简政放权落实惠企红利。 不断完善“1+3”清单,大力推动“三就两免”(收费就低不就高、办事就简不就繁、服务就近不就远;收费可收可不收的免收,处罚可罚可不罚的免罚)及“两无两藏”(无收费、无门槛,藏富于民、藏富于企),推动商事登记制度创新,实行“九证合一”,探索“多证合一”。 二是以放管结合构建质量共治格局。 完善质量考核体系,加强质量队伍建设,加强“两法”衔接和信息共享,发布企业产品质量“红黑榜”,新增一批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并开展质量主题教育活动,集中整治今年确定的恩平市恩城街道和开平市水口镇2个打假重点区域、警示区域,提升区域性产品质量。
三、落实创新驱动,促影响力、创新力、研发力提升
一是实施质量品牌培育,增强江门质量的影响力。 充分利用全国第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全省唯一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市的资源优势,推动“全国质量强市(区)示范城市”、“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等“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区)”的创建申报;探索“地名(企业)+品牌”的新模式和“江门制造”logo设计及使用,力争2020年全市有效期内省名牌产品达70个以上,国家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的数量有所增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13个以上,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等认证产品达到216个。挖掘和整合全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建设蓬江“33墟街”、江海“南岸印迹”、新会“学宫文心”、鹤山“岭南鹤武”、台山“海丝游归”、开平“碉楼遗风”与恩平“恩州学泉”等文化旅游项目,确保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超过85。 二是认证认可和标准化水平,增强江门质量的创新力。 推进完善全市首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认定标准体系、小微双创指数体系建设,建立小微企业双创标准化先进体系试点;制定江门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路线图,建立符合江门支柱产业发展方向的技术标准体系3个以上,建立健全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标准体系和现代制造业标准体系2个以上,创建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3个以上,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总数超过240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总量200项以上,新增4个以上国家级、省级秘书处落户我市。 三是加快产业检测平台建设,增强江门质量的研发力。 围绕全市“三大平台、五大产业”、“4+1”产业体系、1+6产业园区的发展,构建产品质量检测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建立高等级计量标准,加快国家级珠西综合质量检测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各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探索实验室开放。推动产学研结合,邀请高等院校、企业、检验机构参与质量检测研究;建立完善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质量标识制度、产品质量风险监控制度,建设重点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江门市质监局 刘启、陈蔓霆 供稿)